耕地“歇一歇”农田肥起来

核心提示: 眼下,正值紫云英盛花期。延陵镇嘉贤稻鸭共作专业合作社的200亩紫云英基地内,大片大片的紫云英在田野中绽放,成了一片紫红色的花海,一旁的苕子基地也是姹紫嫣红。

轮作休耕在我市推广近5年来,效果正不断显现

耕地“歇一歇” 农田肥起来

本报记者 须 俊实习记者 周洁 通讯员 玉兰

图为嘉贤稻鸭共作专业合作社紫云英基地。

记者 萧也平 摄

眼下,正值紫云英盛花期。延陵镇嘉贤稻鸭共作专业合作社的200亩紫云英基地内,大片大片的紫云英在田野中绽放,成了一片紫红色的花海,一旁的苕子基地也是姹紫嫣红。合作社理事长谢桐洲说,这里种植的是传统绿肥,紫云英和苕子的根瘤菌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质,这些不仅可以让长期超负荷的耕地土壤“歇一歇”,还能从根本上改良土壤,提升下茬水稻的品质。

谢桐洲是我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我市绿色、有机稻米种植领域的领军人物,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已有18年历史。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每年都拿出二三百亩地用于轮作休耕,最多的时候达到500亩。“紫云英和苕子作为一种高效绿肥,在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盛花末期,我就将它们打碎了直接还田,可以让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得到提升。”谢桐洲表示,过去,农民传统的种植方式是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两茬作物对地力的消耗很大。为了提升粮食产量,只能施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久而久之对农田土壤的伤害不小。“这些年来,随着地力的改善,我基地上的土壤摸上去更加松软和富有质感。有机大米完全是生态种植,现在化肥和农药基本不使用,稻米品质非常好,稻鸭共作基地所创造的效益远远超过稻麦两熟种植模式,合作社的“嘉贤牌”有机大米市场销售价格每斤高达16元,仍供不应求,其种粮亩效益也比传统种植模式翻了几番。

2016年省农业部门启动轮作休耕试点后,我市积极响应开展省级试点,2018年实行整体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近5年来,我市轮作休耕试点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试点区域涉及全市12个镇(区、街道),并且效果正不断显现:通过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生态,还能节肥节药减排,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护和提升我市的地力,增强粮食和农业发展后劲,从而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轮作休耕承载着提升耕地地力、减轻资源利用强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等多重功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从每年秋种开始,我市就大力推行小麦季节性轮作休耕,以轮作养地作物或生态休耕替代小麦种植,倡导水稻与绿肥作物,水稻与油菜、蚕豆等轮作,或者通过深耕晒垡,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肥保水性能,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去年秋冬种期间,我市主要采取轮作换茬和冬耕晒垡两种耕地休耕模式,完成了2万亩成方连片冬季季节性轮作休耕。粮作站的调查显示,种植绿肥作物,每亩春季鲜草还田量可达三四千斤,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土质明显改善。而冬耕晒垡使耕作层的土壤得到深松熟化,蓄水保墒能力提高,促进了我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2016年至2019年,我市共计完成轮作休耕15万亩。下一步,我市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指导服务和督导检查,创新思路,不断完善机制,确保我市整体耕地轮作休耕工作有序推进实施。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