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忠诚协议有强制执行力吗?

核心提示: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是每对夫妻结婚时的初衷,可现实是骨感的

本报讯(记者 小许 通讯员 邵佳婷)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是每对夫妻结婚时的初衷,可现实是骨感的,因此就有人想用签订婚内忠诚协议来约束双方,以此来达到对婚姻忠诚的目的,这样真的就有用吗?

李某(男)与马某于2015年登记结婚并生有一女。婚后李某与异性罗某存在不正当交往,导致罗某两次怀孕。马某为了给女儿有个完整的家,没有提出离婚,但要求丈夫签订婚内协议一份,约定今后双方互相忠诚,如因一方过错行为(婚外情等)造成离婚,女儿由无过错方抚养,过错方放弃夫妻名下所有财产,并补偿无过错方人民币20万元。

协议签订后,李某仍与罗某保持交往,罗某还于2019年7月产下一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马某同意离婚并主张按照婚内协议约定,处理子女抚养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李某则要求平分财产。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与马某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上述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及经济补偿的约定,系忠诚协议,不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夫妻财产约定情形,马某主张按照婚内协议处理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无法律依据,但考虑到李某在婚姻中的明显过错等因素,应对无过错的马某酌情予以照顾。综合考虑孩子的成长经历、双方收入水平、家庭财产来源等情况,判决女儿随马某共同生活,并由马某分得夫妻共同财产的70%。

主审法官介绍说,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共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共有。夫妻财产特别约定制度给予了夫妻双方处分财产的自由和空间。但此类约定一旦与“保证忠诚”挂钩,即成为忠诚协议。根据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夫妻双方互负忠诚义务。违反忠诚义务的法律后果体现在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即离婚时无过错方享有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夫妻间的忠诚义务更多的是一种情感道德义务,夫妻虽自愿以民事协议的形式将夫妻忠诚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但也是变相以金钱衡量忠诚,存在道德风险。因此,夫妻间订立的忠诚协议应由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并不赋予其强制执行力,不能以此作为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依据,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综合考虑婚姻关系中各自的付出,过错方的过错程度和对婚姻破裂的消极影响,对无过错方酌情予以照顾,平衡双方利益,以裁判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