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防疫”,克服负面情绪

核心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广、时间长,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

本报讯(记者 唐菀滢 通讯员 尹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广、时间长,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江苏大学精神病学临床教师、精神科硕士、丹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常宪鲁认为,面对疫情,不仅要做好生理方面的防护,还要加强心理防疫,不被自己的负面情绪问题击倒,养成健康理性心态。

一是强化心理“免疫力”。

烦躁、不安、抱怨、愤恨等不良情绪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不能以积极心态正视不期而至的侵扰,很容易生出负面情绪。相反,凡事往积极、阳光和正面去考虑,就等于给大脑一个正向的指令和暗示,就能不断强化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心安无忧。

二是设置负能量“防火墙”。

疫情爆发以来,各种信息大量涌出。面对五花八门的疫情信息和网络舆论,如果缺乏辨别力,不知不觉被负面或消极信息引导,心理受到干扰和伤害。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应增强甄别和筛选的能力。就像隔离生物病毒一样,把自己从负面信息中抽离出来,减少或消除不良影响。

三是增加内心的“绿化率”。

面对各种新闻轶事,很难做到避而不见。有些人不断关注手机,不断刷屏,才能消除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彻底戒掉“信息瘾”,并非易事。为了防止负面信息的侵入和干扰,应加大正能量信息“输入”,增加内心的“绿化率”,让心灵得到净化和美化。同时,做个内心向阳的人,不断汲取外界的温暖,增加内心的温度和养分,让心灵生出更多的“绿色”。

四是提高生活的“价值感”。

德国心理学家弗兰克(V.E.Frankl)提出“意义疗法”的概念,认为人类有追求生命和生活意义的需求,如果引导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树立生活目标,用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就会治愈人生的空虚感和挫折感。在疫情防控中,有意义有价值地忙起来要比无所事事更让人充满活力。专注于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长时间埋头其中也不会觉得疲劳。。

在疫情面前,做好心理防疫与病毒防疫同等重要,这就要学会接纳和理解自己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去转化负面和消极情绪。通过不断地净化心灵、升华心境,提升思维的高度,养成健康理性、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