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伴我四十年

核心提示: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的阅读也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初识文字的我就把当地横塘公社里所有能找到的小人书翻阅完毕。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的阅读也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初识文字的我就把当地横塘公社里所有能找到的小人书翻阅完毕。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从单位供销社的图书室里借了一本《曹操的故事》给我阅读,这书在当时是反儒倡法的改编版本,故事曲折生动,一下子就把我带入到了文学的世界。后来,又相继借阅了姚雪垠的《李自成》、冯德英的《苦菜花》、反映抗美援朝保卫运输线的《激战无名川》、革命回忆录丛书《红旗飘飘》等书籍;在那个红色的岁月里,这些跌宕起伏、激情燃烧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勾起了一个少年男孩对战争的渴望和成为英雄的梦想,至今遥想仍回味不已。

七十年代末,全家移居城里,我到县二中就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大地,思想解放浪潮开始形成,当时看过很多伤痕文学,如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文字饱含资本论语言风格,使我感到奇异;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在学生中流行,主人公为理想而牺牲的情怀使我沉迷;《青年一代》杂志,内容丰富,八十年代初期风靡一时;此外,我还喜欢看报刊上的故事连载,那时人民大会堂对面邮电局的外墙上有一排报栏,我每天放学路过那里都要驻足观看《文汇报》上的剧本小说,记忆较深的有《星球大战》《刑警队长》等,其中一部小说《智截玉香笼》,讲的是广东海关拦截国宝走私出境的故事,在我今后的职业选择上埋下了引线。说来也怪,小学、初中时我语文学习平平,但是到了高二高三年级语文成绩却突然崛起,在班上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受到了语文教员何传先老师的赞赏,多次作为范文在年级里参考交流,我想这是归功于大量阅读的滋养。

1985年,我考入南京一所高校,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最大的乐趣就是文学阅读。这时候正是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我的读书范围进一步扩大,阅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如但丁的《神曲》、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钱钟书的《围城》以及莎士比亚剧本,还翻阅《当代》《收获》《十月》等各种类型的文学刊物;另外还读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哪有现在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当时我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抽出周末时间,一整天泡在南京中山东路新华书店里,饱览古今中外各类图书,直到夜黑方才离去。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丹阳一家集体企业成为一名工人;从学生到职工,身份的转变使我非常不适应,对今后的人生之路比较迷茫;苦闷之余,我又重新捧起书籍,有选择性地挑选人文类书籍,比如社会学概论、历史学、中外哲学等文史哲读物,一方面是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另一方面也试图设法转换今后的职业方向。这时候也阅读了一些人物传记类文学,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他对曾国藩人生历程的描绘深深打动了我,那种屡败屡战的斗志和不死不休的意志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激励我端正心态、坚强自励,从现实工作和情感生活的沼泽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遇,我通过招考进入了海关系统,又断断续续从事了一些办公室文秘工作,因工作生活需要,看的较多的还是公文写作和亲子教育之类实用性的书籍;人到中年后,深感书海无涯,个人精力也有所衰退,只能选择一些经典书籍进行精读。前两年在同事推荐下,我读了《万物简史》,收获颇多。这是一本科普类著作,从原子的基本结构谈到了浩瀚的宇宙,让我初步体味和领会了科学的真谛,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让我对生死的概念有了崭新的认识,从此珍惜生命的可贵,并不再畏惧死亡这个人类的宿命。

回首岁月往事,书籍已经陪伴我走过了四十多个春夏秋冬。我深深感到,对我来说,书籍是一叶轻舟,带我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书籍是一个宇宙飞船,带我到另一个星球,让我尽情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家园;一本本好书,更像是一个个知心好友,让你品尝天地之大、世道之难,催你成熟、促你奋进,让你受苦而不悲、受创而不馁、受宠而不惊。我想,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与一缕缕书香为伴,平静地看待人生的曲折波澜,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大写的人、真正的人。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