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梦大运河

核心提示: 大运河沿线数省规划把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宝串成了“珍珠项链”,建成“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不禁触发了我三梦大运河丹阳段。

乾隆南巡图。

大运河沿线数省规划把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宝串成了“珍珠项链”,建成“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不禁触发了我三梦大运河丹阳段。

第一梦的就是“李白登临处”。李白与大运河丹阳段有甚关系?读过唐诗的人大多知道,唐天宝年间,李白随永王李璘东巡到江南,行至运河丹阳段,李白目睹河面上舟楫如林,帆船如织,船夫们在酷暑炎日之下,拉着纤把石头运往上游,口唱心悲,泪下如雨,便弃船上岸,又见经贸兴隆,商业发达,两岸居住着众多的富商巨贾,诗性所致,写下《丁督护歌》,诗的开篇两句就是:“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李白在丹阳逗留数月,凭吊吴季子墓,写《陈情赠友人》,留下诗句:“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参谒齐梁帝陵,访问萧氏后裔,品评丹阳黄酒,有诗为证:“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泛舟练湖,诗仙这样描绘:“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游历丹北宁镇山脉,于是有诗“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中国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是诗歌,诗歌之中首推唐诗,唐诗顶尖人物属李白。大运河载有这样一位翘楚诗人途径丹阳、且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名诗。

第二梦是“康乾巡幸处”。由于南北黄金水道大运河的缘故,清代的康熙、乾隆祖孙俩分别六下江南,感怀吟咏,留下御笔诗痕,这无疑是丹阳文化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1684年,国事暂告安定,风清河晏,为融洽民族关系、展现帝王威仪等诸多愿景,康熙帝首下江南,夜过丹阳时写下了一首《夜过丹阳》:“缆徐牵夜未停,遥天烟霭带疏星。居人两岸明灯火,早是轻帆过驿亭。”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晚上丹阳城运河边的夜景,龙舟由锦缆徐牵,自丹阳北水关进城,穿过贤桥,经过东门驿亭,出东门水关而去(原在城内东门运河边),“明灯火”“轻帆过”,皇帝老儿途径丹阳那一种身心愉快与舒适惬意不言自明。

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下江南,船已至常州,但因途径丹阳时的诗意犹存,余兴未尽,随即补上两首《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其一:夜过丹阳道,红尘不染帆。氤氲存五内,浩气托经函。其二:延陵曙色阑,意与渚田宽。人尽农桑力,文风表面观。皇船夜过丹阳水道,沿途雾气袅袅,笼罩四野,浩然之气从诗人心中骤然升起,寄托于经函文牍之中。船驶出丹阳界,曙色已现,诗人的心情同岸上田野一样宽敞。

乾隆帝在位60年,也六次南巡。第一次(1751年)为丹阳的三义阁御笔题写“曲阿胜地”四字,其后五次登城霞阁,咏丹阳的诗有十首。期间,还有咏练湖三首,咏运河及方渎桥二首,咏金莺池一首,咏春夜雨一首,共留下了十七首诗歌。这第一次因入驻跸三义阁,行宫外波光潋滟,清风徐徐,乾隆诗兴大发,遂写下《练湖》,其一:曲阿后湖古所闻,波光如练漪沄沄。中郎品鉴得神韵,光禄慧藻多清芬。其二:练影渟泓绿水春,长堤十里净无尘。中郎品藻称渊注,此语还当出此人。这两首诗表现了练湖湖面如练的秀美风光,反映了作者陶醉于江南水乡春色的愉悦闲适心情,且借《世说新语》中谢中郎和光禄大夫随宋文帝游经曲阿后湖的典故,侧面抒写练湖碧波千顷、洗净铅华的景象,用“得神韵”和“多清芬”,表现出对谢中郎之品鉴、颜光禄的诗句的肯定。以古喻今,希望有谢、颜那样的人才,治理社会,造福地方,流露出爱惜人才的愿望。

第二次南巡(1757年),与上次间隔了六年,47岁。乾隆从方渎桥南行,在升平桥码头登岸,策马揽辔巡视丹阳。先入城西的望京西门,再出永和东门,到转河边的三义阁。凭栏远眺,逸兴遄飞,丹阳风光一览无余,写《登城霞阁二首》。

后来三次南巡,乾隆都留下了类似的诗篇,直到第六次南巡(1784年),他已是74岁的古稀老人了,三月初三,乾隆启航前往丹阳,仍然驻跸三义阁大营,再登城霞阁,观览曲阿胜景,感慨滋然而生,又作《登城霞阁四叠旧作韵二首》,充分显示出对丹阳的眷念之情。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如“文景”“贞观”等几大盛世,其中一个叫“康乾盛世”,持续时间达一百三十四年,据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这个被世人认同的“盛世”的最高统治者康熙、乾隆都沿着这条运河经过丹阳。不仅如此,除了康熙,丹阳民间还有诸多关于乾隆帝的逸闻传说,如“乾隆与大麦粥”“乾隆与芹菜”“乾隆与龙庆禅寺”“乾隆与痴树花村”等。

第三梦是“相伯启程处”。到了上世纪中期,先是鸦片战争,两年后,英军屠城镇江,接着,“长毛”在南边兴事造反。出生在大运河之畔马家村的一个12岁少年马相伯,怀着对内乱外患的忧虑,瞒着父母,登上停泊在运河边的帆船,向船老大交了积攒下的零花钱,去往刚刚开埠的上海。

从这里开始,上海徐汇教会学校有了国家第一个能够熟练运用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七国语言的人才,又兼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的全才;大厦将倾的晚清,有了一个多少能挽回一点面子的得力“幕僚(李鸿章助手)”;中国教育史上也有了一个办学兴教的教育家;南京政府后有了第一个府尹(市长);中国有了一个被誉为“国家之光民族之瑞”的爱国老人……

当我们在运河边,驻足马相伯开拔百年人生的第一个“启程处”,望着滚滚东去运河水和马相伯远去的背影,无疑会思绪翩翩,心潮澎湃,从而激发我们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