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新区狠抓重大项目招引、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完善配套功能

聚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核心提示: 该项目以智能制造、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三大主导产业

今年以来,高新区狠抓重大项目招引、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完善配套功能

规划建设中的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鸟瞰图

本报讯(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近日,力合科创集团与镇江市人民政府、丹阳市人民政府以及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启动江苏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以智能制造、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三大主导产业,集研发、孵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该项目的落地对高新区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提质增效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达50亿元,未来5年,园区计划招引项目300个,引入高层次人才50人,形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知识产权申请量300项,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家。这对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科技企业集聚区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落户是高新区狠抓重大项目招引的一大成果。

今年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创新集聚人才集聚”“宜居宜业南部新城”的目标,重点开展重大项目招引、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完善配套功能,园区建设有序推进。

在项目招引上,围绕产业发展定位,高新区今年多频次、高密度赴北京、深圳、苏州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重点储备项目25个。同时,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平台能级持续增进、人才服务不断提升、科研成效加速集聚。高新区科创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荣获“江苏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成服务基地”称号;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人才服务月”活动,持续推进“人才俱乐部”建设,积极推进“四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生根)人才友好型园区建设;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恒宝股份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鱼跃医疗、迅捷装具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绿能获国家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称号。

在城市建设上,高新区稳步推进规划编制,围绕在手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类项目及重大民生需求项目,统筹好产业与城市的居住、配套等相关布局,积极制定分项规划及片区控制性规划;大力推进片区改造,今年先后完成安巷、丹棉、姜邓甲、大邓甲动迁工作,进一步拉开了园区的发展空间框架;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核心区产业类项目落户和打通节点,投资1500万元实施主要交通节点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园区系列道路建设,目前完工的振兴路东延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南部片区交通组织压力。

目前,丹阳高新区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南部新城形态初现。“今年,园区161套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无人超市、阅读空间等配套设施全面投入运营,高新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吕叔湘中学、中医院等一批重点城市功能性项目相继落户。”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生态园区建设的高效推进,生活设施配套日趋完善,高新区已基本构建了完整的创新生态链,为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支撑。

明年,高新区将进一步明晰定位、明确目标,进一步抓好重大项目推进、推进园区整理开发、集聚科技创新要素,高起点规划、最优化布局、高标准建设,下大功夫、苦功夫持之以恒做好核心区4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推动高新区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高地、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在产业类项目方面,持续聚焦聚力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高质高效做好征地拆迁、土地报批、杆线迁移、项目审批等各项工作,加快启动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在城建类项目方面,加快做好华南学校片区提升,高质高效推进高新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新建项目,中医院移址新建项目和吕叔湘中学迁建项目。

同时,在立足当前的前提下,积极谋划长远,开展闲置用地处置;围绕全市2+3产业定位及产城融合的理念,持续推进核心区内村庄搬迁,为园区发展、项目招引腾出空间;扎实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在用地范围及主要道路内的高压杆线迁改工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我们也将以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姿态和视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要素集聚。”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聚焦主导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标对表省级高新区要求,树立鲜明的市场化导向,在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各类平台载体的搭建;加大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和培育工作,着力搭建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成长阶梯。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