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核心提示: 昨日下午,市委书记黄春年带队来到市民政局和市残联,对全市民生领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黄春年在调研民政、残联工作时强调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本报讯(记者 丽萍)昨日下午,市委书记黄春年带队来到市民政局和市残联,对全市民生领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黄春年在调研中强调,民生工作是事关社会的良心工程、和谐工程和文明工程,让弱势群体的生活有保障、生活更有尊严,是政府部门最起码的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坚持民生为先、人民至上,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扎实细致地抓好各项工作,用爱心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市领导贺云华、黄俊杰参加调研。

今年以来,民政部门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各项民政工作有效发挥了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其中,在民生兜底保障能力上,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50元,开展主动救助1658次,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低保金、生活补助1.19亿元;在养老服务水平上,市级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作用明显,累计发放“一键通”手机2万台,覆盖全市2.23万80周岁以上城乡老人,全市养老机构数80余家,今年新增481张护理型床位、2家4A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10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作;在社会组织党建项目上,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投入60万元资助12个公益创投项目,动员100多家社会组织3000余名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等活动、投入112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8000余人(次);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上,全市145个村(社区)全部建成红白理事会,为基础社区治理和殡葬整治打下了基础,完成了18个城乡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造了白云街、大定船两个中心社区和朝阳新村、华南新村等4个特色社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据统计,我市现有持证残疾人1.9万人,其中有1000余名“无工作、无收入、就业能力弱”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类残疾人,这部分人群是我市“残疾人之家”的重点服务对象。今年以来,市残联重点将“残疾人之家”由建设试点运营阶段转向“建、营、管”全面正规运营升级,目前已在12个镇(街道)累计新建、改建、扩建了24家镇、村级“残疾人之家”。有15家“残疾人之家”开展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运行,集中安置270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16家“残疾人之家”为480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有2000余人通过“残疾人之家”参加了多项公益活动。与此同时,市残联通过引入社会公益组织、汇聚各方爱心力量,创立了具有“项目开发、项目调配、人员培训、质量管控”等功能的“丹阳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并同步实施“授之羽”辅助性就业服务项目。该项目运行近一年来,不仅残疾人从中获得了劳动报酬,还树立了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我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趟出了一条新路。

座谈会上,黄春年对全市民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黄春年指出,民政、残联工作是温暖人心、赢得民心的工作,最能体现党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一个“窗口”,直接反映老百姓对党的满意度,事关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得更好。

围绕如何做好民生工作,黄春年强调,要以新思想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具体工作中,要高举改革大旗,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正确处理好民生公益性与市场性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机制体制,提升治理能力,把权力化作责任,把监管融入服务,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统筹社会各种资源支持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黄春年要求,全市上下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把明年作为一个关键年,全面补短板、啃骨头、建制度,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周密谋划、用心服务,努力开创民生工作新局面。

会前,黄春年一行还实地考察了陵口镇正东爱心养老院、大定船养老服务中心和市老年公寓等地,详细了解了各服务点的运营情况、市场需求以及存在问题等。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