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里村的往事

核心提示: 旧时,大溪里村是个有500多户人口的大村,四周水塘密布。

■龚小勤

旧时,大溪里村是个有500多户人口的大村,四周水塘密布。东有十里长沟(即乌泥沟)向村北流淌,与村西大塘相接。村南边的杨树沟又与小溪里村的东长沟相连。这里常年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溪水清澈,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此溪为村居,故称大溪里村。大溪里村在明清时,属石域乡管辖,有着悠久的历史,老辈常说:“先有大溪里,后有珥村(珥陵)。”

村中有一条由石头铺成的东西向长巷,分前巷、中巷、后巷三部分。巷头长200余米,宽3至4米,南北两侧是清一色的瓦房,清一色的台阶上下;巷中开设各式店铺,有肉铺、饭馆、烧饼油条店、铁木竹店、茶馆。在中巷段还特设小猪行,兴“猪六”,传说珥村的猪六就是从大溪里村传过来的。凡逢猪六集市日,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此赶六,有摆摊的,有赶集走亲戚的,热闹非常。市面上农副产品和日用物资多种多样,集贸生意兴隆红火。随着年代的变迁推移,不知何年代,大溪里村的集市移址珥陵,无从考证。

听老辈说,村里曾因有过文武秀才而出名。其中文秀才住村西大塘东,我从小就见过,村里人都叫他秀才爷爷,他那时已有60余岁。解放后还是一身清朝晚期打扮,常年穿一件黑色长褂子,头戴一顶西瓜顶皮帽子,脑后还留着一根长长的辫子,手中握着一杆长约1米的烟筒,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说话慢声细语,让人见了觉得他很有素质修养,心生敬畏。文秀才在村中很有威望,人称“刀笔先生”。旧时村中常为田地房财、兄弟分家等事打官司,都请文秀才写状纸,说“打官司不出门,文的不行就来武的”。文秀才人也和善,村里人遇到难事都找他帮忙,村中过年对联都是他一手写成,很受村里人爱戴。

传闻武秀才是村中李姓大户人家子弟,从小爱好习武,爱刀剑棍棒,最擅长舞一把大刀。大刀约有百余斤重,每练功舞大刀时,大刀舞得“呼呼”生风,只见刀光不见人影,看得人不敢近身。父母爱子心切,筹资为他建了练功房3间,里面红梁大柱高丈许,装饰考究,长窗格栅,门槛高于2尺,进练功房若不抬脚就休想进他的门。屋中刀枪剑戟摆满,还另有娱乐的石鼓石锁等。传说此人因武艺高强,爱打抱不平,有胆量讲义气,很让村里人尊敬。村中年轻人也都爱跟他习武。武秀才的练功房在解放后被拆除,现村中仅存练功房大门上的门舀石一对。

有一次武秀才同村里几个年轻人到太子庙村看大戏,因去晚了,看戏的地方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就往人堆里钻,外村人见了就吵的要打起来。其中一青年人高马大有力气,钻出人堆就喊打一架,武秀才见状道:“慢点,等我脱一件褂子再打。”说着跑进太子庙中,搬开大殿屋中的千斤柱,把褂子脱下压在柱下的墩子上,然后又把千斤柱归位,这才道“来吧。”那一帮人一看形势不对,连忙撒腿就跑。从此就传大溪里村的武秀才力大无穷,威名也得以远扬。

村西南角落有座凤凰山,林高树密,叶茂成荫,更是雀鸟归巢的好地方。山下有口古井,因井水泛红,水辣,人称“辣椒井”。传说喝了此井的水,会变得力大无穷。村中真有人力大,祠堂族长便叫年轻人在大场上比一下谁的力气大,说谁能把大场上的碌碡搬走,放至旁边的树杈中,然后再取下搬回场中就算赢。其中一青年说“让我试试”,只见此青年走到碌碡旁,伸手弯腰搬起碌碡就走,轻而易举地把碌碡放到树杈中,然后又轻轻取下搬回原处,面不改色气不喘。众人咋舌,趁着兴起,青年又把场中一部大车当棍棒舞起来,引来阵阵喝彩。从此消息传出,村子更是声名远扬。祠堂族长和村中老辈一商议,认为是喝了井水才变得力大无穷,为防止村中年轻人打架惹事,于是便在一夜之间叫人把井填了。《镇江乡村志》中也说到珥陵有两大古迹,一是小山村鸡笼墩,二是有口“辣椒井”。但这井是否就是大溪里村的井,志中未注明,因此成为一谜。

在村南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跑马坊,占地10余亩。西至凤凰山,东至现在的二级沟,是村中武秀才骑马、射箭、练功的室外场地。场地东首并列二庙,北有塘坊庙,南有尼姑庵。每逢初一月半,四道八处的人都来庙里烧香,叩头拜佛,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在村东头有李氏宗祠,里面办有私塾。祠堂宗规严格,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乡规民约。听老辈说这族规是:凡有为富不仁淫乱赌博偷盗者,无理取闹不务正业者,不尊老爱幼对父母忤逆不孝者,一旦触犯,按族规处置,轻者罚跪,重者吊打反省悔过。这里宣扬勤俭持家、以孝为先、和睦共处、精忠报国的精神。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值得一提。

1939年,日寇侵占丹阳,珥陵沦为敌寇区。日本采用高压“三光”政策来征服抗日军民。村民积极报名参加新四军来奋起抗日,并在村中组建了游击小组,组员有赵小荣、李锁林、赵小生、赵大保、张川唐、郭寿康、谭小狗等。游击队联络点设在村东磨坊里,每天晚上集中布置任务,或到镇上粘贴标语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积极配合新四军破坏日军公路、军用线路和日寇运输中段,白天收集情报,从而打击敌人嚣张的气焰,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村中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邱锁唐、王芬林,他们是1940年参加新四军的,在抗日战争中他们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其事迹给村里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值得颂扬。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