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家庭农场发展遭遇三大瓶颈

核心提示: 距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已有6年之久,这6年来,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丹阳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农业后备人才缺乏 经营管理模式简单 设施用地政策难落实

我市家庭农场发展遭遇三大瓶颈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陈才兴

距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已有6年之久,这6年来,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丹阳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480家,粮食种植类农场占了大头,其它为种养结合型、园艺型和少部分水产型、畜牧型农场,各家庭农场类型分布结构合理,符合我市农业基本特征。其中,获评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有30家,镇江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有118家。示范家庭农场呈百花齐放之姿,标志着我市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这原本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但这几年由于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前期投入过大、农业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等原因,使很多粮食类家庭农场陷入了发展瓶颈。

一是人才缺乏。在家庭农场经营者中,虽然大多数农场主是从种田大户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市场嗅觉,但总体呈现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方面接受能力有限,影响其接受高科技生产工具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理念。农业人力资源不足,还表现在缺乏农业生产辅助人员、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农机操作工每年仅有数月参与农忙,低收入与闲暇时间比较多使得他们宁愿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向往城市生活,也不愿意投身农业生产工作。珥陵镇志宏家庭农场主反映,平常他家庭农场的300多亩土地,都是夫妻俩负责打理。虽然如今粮食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随着年龄的偏大和长期的辛勤劳作,他却感到力不从心了。去年,他想让高中毕业后在城里企业上班的儿子、儿媳回家接手家庭农场的管理,可他们却不愿回农村种地。

二是经营管理模式简单。调查发现,目前全市大部分家庭农场都没有建立基本的财务核算制度,经营过程中不核算、不记账、没有财务收支记录,不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和生产效益分析,管理模式简单,集约化生产水平低下。

三是有关扶持政策落实不力。尽管以前国家出台过相关家庭农场设施用地扶持政策,近期也出台了“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政策,但是到基层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很难落到实处。像延陵常兴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反映,他所在的利民村属半丘陵地区,流转承包的农田面积小,机耕路狭窄,农田水利设施也未配套到位,亟需实施土地整治、农田水利配套工程等扶农项目,另外,他虽已通过土地流转在村头建立了自己的机库,但由于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卡得严,至今还没有完成报请相关部门备案的手续,这成为他的一块“心病”。延陵镇智荣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智慧说,前几年家庭农场刚开始风靡全国的时候,种粮的收益还算不错,现在却有些不景气了。主要是投入大,农资、机械、用工的成本逐年上涨,且找不到合适的季节性帮工。种田本来就靠天吃饭,现在粮食收购价格却大幅走低,政府补贴又少。听说今年新稻谷市场价格仍走低,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最后只捞回一点本钱,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真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高现代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下家庭农场遇到的发展困境,如何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引导他们挖潜增效,从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调结构、促转型,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为此,不少家庭农场主建议加大农业设施用地和农机库房建设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新机具、新技术应用的补贴力度,制定针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信贷优惠政策,同时,还要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先将家庭农场生产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