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夜消费”,还需符合丹阳特质的模式

核心提示: 丹阳的几条街、几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不少的夜宵店铺,折射出了丹阳夜间消费的活力。

图为丹阳夜消费区域一角。

记者 溢真 摄

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朱彤)丹阳的几条街、几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不少的夜宵店铺,折射出了丹阳夜间消费的活力。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指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我市商务部门和商界人士均认为,在有夜消费的中小城市中,不管是夜间餐饮消费度,还是晚间演出观看人数,相较那些“夜经济”更活跃的城市,丹阳还需更加努力。

 

“夜消费”不能仅靠几个商家支撑。晚上8点还是车来人往的丹阳大街,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看完午夜场电影走出来的人群熙熙攘攘……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夜间生活,那么这个城市是没有活力的。从发展现状来看,丹阳的夜经济空间还需拓展。但我市商界人士感叹,一个城市夜经济的活跃与强劲,不能只靠一两条街来支撑,要让人觉得这个城市的夜晚有不少地方可以去、值得逛。我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两年丹阳夜间消费区域不多,一些城市商业综合体、具有老城情怀的建筑渐成气候,但商业消费项目很少,还未成为爱尝鲜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打卡地,市民在夜间拥有的生活选项真不多。

夜经济欠缺还在于消费场景不够。“场景”是夜消费基础性法宝,夜间消费项目往往依托场景的打造,场景作为夜经济最为成功的点,我市不仅缺少更谈不上消费项目和场景的有效融合。我市应借助大运河带、公园、仿古怀旧建筑等,把这些场景与消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夜间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至于已有的商场城市商业综合体,要深度挖掘消费需求,再以精细化、个性化的思路构建融合型、复合型的消费场景。

夜经济不仅只在舌尖上。据了解,新一轮繁荣夜间经济的新举措已不限于“吃吃喝喝”,而是一项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的系统性工程。商务部门人士表示,夜间经济是日间经济的延伸,白天无法释放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夜间满足。比如白天忙于工作的人,很多会通过夜间娱乐休闲来实现减压效果,也能拉动夜间消费。在美团发布的《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报告》中,有近四成受访者表示每周会外出休闲一两次。除了吃饭泡吧之外,人们已经拥有了更多选择,还衍生出了一些有潜力的新兴项目,如电影院、健身、文艺体验等消费项目,这些也体现出了夜间消费层次和需求在升级。开发区林小姐说,她经常和好友一起坐着高铁,跑去南京、镇江、常州、无锡等地看演出。可见“跨城”夜消费已渐成趋势。

夜经济不应是时令性的产品。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曾使丹阳夜经济亮灯,而很快古运河又归于平静,未能开发优质夜游项目,从而激发消费产业联动发展。“夜消费”仅是一个季节性临时话题。比如龙虾节等退场后,除了几条街,丹阳人晚上还能去哪里玩?市商务局人士提出,发展夜经济要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加倍效应,丰富夜间项目,形成“夜间景观+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的新型城市经营模式。在打造商圈的同时,还应延长文化场所的开放时间。通过大力挖掘潜力培植项目,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我市的夜经济提供发展空间,使年轻人扎堆吃喝玩乐、扶老携幼的消费场景越来越多,同时夜消费区域定位也应向阖家休闲靠拢。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