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

核心提示: 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中秋节起源于公元前二百多年,从那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夜幕降临,明月东升之时,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就精彩绽放了,赏明月、吃月饼、举火把,办中秋篝火晚会,上至皇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有各自的中秋庆祝活动。

本报特约评论员 秦曼村

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中秋节起源于公元前二百多年,从那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夜幕降临,明月东升之时,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就精彩绽放了,赏明月、吃月饼、举火把,办中秋篝火晚会,上至皇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有各自的中秋庆祝活动。

中秋,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说起中秋,总是让人内心充满太多的感怀。“月到中秋分外明”“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句耳熟能详的意境诗句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画面,更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亲人之间的感情在此刻显得更加珍贵,所以月圆不止是中秋夜的象征,更是情感交流的契机和平台。

如今的社会正飞速发展,人们忙碌于日常的工作和事业,面对面的相互交流越来越少了。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难得与家人团聚,内心确实有一种煎熬。为了生活,为了希望,人们在无奈中选择了奔向四方。但是,不管距离亲人多么遥远,距离家乡多么遥远,都应该在佳节到来之际,与亲人们共同分享佳节的喜悦。只有如此,中秋佳节才能彰显出团圆幸福的本义,每个人才能体会到亲情的温暖,感受到情感带给内心的慰藉。

或许,对于一些处于特殊岗位的人来说,并没有时间与家人在中秋之夜团聚。好在,如今的通讯交流方式更加丰富,微信、微博、电话、短信等等,都可以实现“天涯若比邻”的目的,亲情沟通不再遥不可及。社会更加多元化,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时刻感受沉甸甸的亲情,不要为了忙碌和奔波而忘却了内心的归属感。一声问候,一句惦念,或许看起来是如此的简单,但是在中秋月圆时,却显得足有千钧之重。

月圆中秋夜,而情感更需要在中秋夜中团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需要拉近。不管身处天南海北,我们都应该牢记“月是故乡明”,不要忽略了家人之间的亲情。面对亲情,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珍视,用真情实感温润家人的内心。

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如何守护好亲情,并不只是止于口头上的说教,而是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维系亲情就需要在中秋佳节表现出来,让家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阳光。假如,在月圆中秋夜,亲人不仅仅会看到美丽的圆月,更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润,这就是最美的团圆时刻。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之夜,让我们彼此祝福:花好月圆情更圆。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