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 月饼正圆

本报记者 溢真 通讯员 国武 姚佳芳

图为小武哥收藏的中秋老照片和现今的沪耀·可瑞滋门店月饼销售现场。

记者 溢真 通讯员 王国华 摄

70年前:中秋节从来是一个象征团圆吉祥,敬老爱幼,向往美好的日子。丹阳人节前都赶办节礼,礼品一般是月饼、菱藕以及其他果品。民间送礼主要是学徒向师傅、女婿向岳家送以示孝敬,礼品多有鱼肉、烟酒以及月饼等。民间说“一撸一把汗,全靠端午八月半”也印证了中秋节在大众心中的位置。中秋晚间,全家团圆宴饮,饭后吃月饼赏月。妇女设香案、斋月宫(亦称敬月)、供月、祭月。谚云:“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此日丹阳文人在中秋夜有登舟赏月之风。旧时丹阳城西的练湖一碧千顷,银色的月光洒在湖中,景色分外迷人,一些文人雅士泛舟湖中,赏月吟诗,饮酒作乐。为表达对长辈的孝心,对幼小的关爱,普通百姓省吃俭用,都要买一些月饼敬人和给孩子品尝。实在清贫的人家,为了过好这喜庆团圆的佳节,那些慈祥的妈妈,自己动手做月饼。用面粉加水捏成团,自己种植的芝麻炒熟捣碎拌以食糖做馅,做成月饼的样,正反面撒上芝麻,在锅中加油烤熟后香气弥漫,口感虽不及店家的,可它充满了温馨。往往中秋那段时候,小孩子叫起长辈来声音也格外响亮,因为孩子们懂得长辈开心了,就会把小辈们送来的月饼掰下一只角放到孩子们嘴里,那种香甜美味留下的是几十年都难以抹去的美妙记忆。

70年后:年年岁岁月饼香。现今,各式月饼每家每户都可随意购买品尝。原有的苏式月饼从制作到包装都锦上添花,广式、滇式、潮式、台式、碳烧、桃山皮、法式乳酪、榴莲及各种软心流心、中西结合的月饼新品种各商超、各食品门店、丹阳特产馆都应有尽有,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销售。丹阳各规模型酒店近年来也都开始产销月饼,布局月饼市场。市民自制农家月饼和吕城韭菜大饼,是为了记住乡愁,不忘家的味道。30多年前就开始批量生产月饼的江苏沪耀食品公司如今已成为沪宁线上最大的月饼代加工中心、江苏烘焙糖制品龙头企业,沪耀董事长、上海市糖制食品协会副理事长朱尧生介绍说,如今丹阳产的月饼早已不仅满足本地消费,已销往全国各地,今年江苏产月饼首次出口国外,也是沪耀生产的。现在月饼产销厂商都在个性化上下功夫,除了打好“花色牌”“流行牌”“网红牌”“情感牌”,那些浸透着乡愁、乡情的传统月饼又受青睐,回应大众对“乡味、家味”的看重、追寻。对中秋节的重视是人们对家庭、传统文化的敬畏,是近几年传承中华文明的成果。小小的月饼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对亲友的祝福。月饼情结唤醒了目标顾客的亲情、友情,也契合了尊重文化、回归传统、凝聚亲情的中秋文化自然属性。

 

责任编辑:吴淋淋
相关阅读: 中秋月饼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