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生”的希望

核心提示: 宋健伟,中共党员,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工作以来始终心系患者。

为了守护“生”的希望

——走近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宋健伟医生

在医院ICU工作

宋健伟援疆时为重症患者过生日

宋健伟,中共党员,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工作以来始终心系患者。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边疆建设,成为镇江市2018年第一批“小援疆医疗队”成员。他是科内首个通过重症医学全国5C培训的医师,多次参加了重大突发事件的抢救。宋健伟医生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每项工作做成作品。多年来,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认可。曾获医院“十佳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

门外,是一群焦急的家属;门内,是24小时的生命博弈,ICU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医师节前夕,记者推开了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那扇门,为了给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宋健伟和同事们每天都在这里与生死博弈,与“死神”赛跑……

宋健伟坚持病人至上,德术并举,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坚持廉洁行医,多次拒收患者“红包”,严格要求自己,收到多个患者的锦旗和感谢信。宋健伟医生认真学习本专业先进的理论,苦练临床专业技术。成为科内首个通过重症医学全国5C培训的医师。认真总结,勇于创新,在2018年发表SCI论文1篇,在中华急诊医学发表论文1篇,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承担了市级科研项目1项。

宋健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责任心强。作为党小组组长,他利用业余时间带领本组党员为社区、学校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参加了多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抢救,积极主动,加班加点,在电镀园火灾事故中,发挥党员先进性,成为第一批陪病患入高压氧舱人员。在丹阳某镇纸业群体氯气中毒事件中,将最重的患者成功抢救,康复出院。在五中煤气中毒事件中,全程参与,积极投入,在科室共同努力下,成功挽救了所有学生。

来自丹阳的援疆情。宋健伟积极投身边疆建设,响应国家号召,2018年5月宋健伟成为第一批“小援疆医疗队”成员。在援疆过程中,宋健伟认真工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医疗工作中坚持重症医学规范发展,在医患沟通中坚持人性化特色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才智,创造出新的成绩。积极参与支部组织的各项为基层各民族同胞的义诊活动,送医送药活动。切实为基层民众解决问题。到四师医院重症医学科援疆工作时,他性格开朗豪爽,很快便与科室的医生护士打成一片,他工作热情高涨,每天穿梭在病房中,不知疲倦,积极收治病人,救治病人,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得到同事及病人的好评,他说“我是来援疆的,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边疆人民多做点事情”,在半年的援疆工作期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到。

7月9日,援疆医生宋健伟像往常一样,查完房,为患者调整好治疗后,给患者家属交待患者的病情、治疗及预后情况,患者家属感激地为他送上一面锦旗并从包里拿出一沓大概2000元钱往宋医生口袋里塞,宋医生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来为边疆人民服务的。心意领了,谢谢。”原来这是监9床家属,他的父亲是西藏阿里地区工商联的退休干部,来旅游时不幸得了脑梗,意识不清,生命垂危,通过在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尤其是在援疆专家宋医生的精心医治下,目前老父亲病情趋于平稳,意识逐渐恢复,老人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感谢。感谢援疆专家的技术支持,感谢四师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老人的孩子感激地说:“是四师医院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

10月24日,新疆农四师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为74岁的重症患者李树林过生日,共唱生日祝福歌。“小援疆”干部、细心的宋健伟医生从病历中得知当天是李树林奶奶的生日,他提醒家属并告诉主任、护士长,建议在病房为老人过个不一样的生日,以缓解老人紧张的心理,让老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于是,全科上下利用中午时间买来彩带、气球和鲜花,把病房布置得十分喜气。老人听着医生、护士送上的祝福歌,开心地吃着生日蛋糕,连连说:“谢谢你们的细心,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生日。”李树林的丈夫王谟感激地说:“老伴病情危重,说实话,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我老伴恢复得这样好,由衷地感谢你们这些好医生、好护士。”

宋健伟医生感言,重症医学科(ICU),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有人说这里都是离“鬼门关”最近的重症患者,然而ICU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之地。在医院的临床科室中,ICU显得“特殊”而“神秘”。这里的医护人员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都能作出快速反应。他将和ICU的同事们一起,继续秉承“仁心仁术,向上向善”的医院精神,为丹阳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红娟 溢真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