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驰骋新战场

核心提示: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许多退役军人虽然早已脱下绿军装,但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人民子弟兵,不忘服务人民。

——记“最美退役军人”、兴隆苑社区党委书记、丹阳云天减灾救援促进中心发起人韦涛

本报记者 束丽娜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许多退役军人虽然早已脱下绿军装,但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人民子弟兵,不忘服务人民。“曾经穿过军装,精神不会被磨灭”,我市兴隆苑社区党委书记韦涛正是这样一名退役军人。

2001年12月,从小便怀有军营梦的韦涛应征入伍,被分配至武警上海总队某机动支队,2006年退役。服役期间,韦涛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士兵1次,支队嘉奖3次。退役回乡后,他考入云阳街道,从事综合治理、司法民调信访及人武等工作;2014年,担任市人武部民兵应急连连长,积极完成了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实战任务;2016年12月到兴隆苑社区工作,2017年至今担任社区党委书记。

比起这份不平凡的履历,韦涛还有一个更愿为人熟知的身份——丹阳云天减灾救援促进中心发起人。“2014年担任市人武部民兵应急连连长后,就一直负责减灾救援方面的工作,但因为不是专业的减灾救援队伍,实战时常常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尤让韦涛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初,他带领应急连的成员来到我市正则小学开展应急安全演练,并邀请了上海一专业救援队到场指导。“在观摩了上海救援队的应急演练后,我们意识到自身在应急的速度、质量以及装备上,都与对方存在一定差距,这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尽快成立一支专业的减灾救援队伍。”这一想法得到市人武部的支持后,韦涛便邀请多位热衷于减灾救援的战友一起着手筹划,并于2017年2月在市民政部门正式注册了“丹阳云天减灾救援促进中心”这一社会组织,主要服务于各类搜救、灾害救援、社会救助等,成为镇江市首支民间专业救援队。说起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救援,韦涛表示,要属组织成立后接到的首笔“订单”。2017年3月1日晚9时左右,韦涛接到云阳街道人武部电话,被告知受当天下午台风影响,丹化小区王女士家安装在居民楼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严重受损,随时有坠落的危险。了解基本情况后,韦涛立即联系了两名队员,带上装备,在15分钟内赶至王女士家中,爬上楼顶摸排情况。韦涛告诉记者,王女士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最边缘,当时支架弯曲,水箱已经移位,随时可能滚下楼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他与队员们拿出随身带的手电筒照明,顶着大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水箱安全转移到地面,然后再把支架成功拆除。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由韦涛发起成立的“云天减灾救援促进中心”固定成员已达30余人,这其中有解放军一线部队、武警特战反恐部队、武警救援部队退役士兵组成的教官队伍,也有我市健身、越野、户外达人以及医疗、潜水等社会专业人才,大家组织了百余场减灾自救技能培训和消防安全演练,并先后参与过50余次社会救助救援行动,大到抢险救灾、溺水人员搜救,小到摘除马蜂窝、排除高楼隐患等。值得一提的是,源于对部队生活的怀念以及团队走向专业化的需要,韦涛对于新人培训的第一课就是站军姿,在团队的日常训练与管理上也采用了半军事化的模式。2018年10月,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119消防提名奖”先进集体,同年12月成为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伍之一。

“五年的部队生活不仅教给了我一身正气的军人作风,懂得坚持的重要,更帮助我在回到地方后开辟了一片新‘战场’。”谈起团队今后的发展计划,韦涛表示,将朝着越来越专业的目标行进,尽云天所能,普减灾应急,教人人自救。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