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在“情分”中快乐自己

核心提示: 据说,这件事中经过某媒体调查仅有4312人认为帮助是美德,应该主动帮助。但有5.2万人认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我今天不想讨论谁是谁非,只想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助人”。

毛琴芳

日前,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英语新闻节目主持人刘欣在其微博发文,称自己下飞机时“用力取下行李箱”,但身边“没有一个伸手”,“我前面有位男士伸出手来,手是虚掩着的,怕我万一撞到他。”刘欣在微博中表示,如果她的儿子遇到这种情况而不伸手相助的话,她一定要教育他“没有爱心的人是丑陋的,不管多有钱”。此后,该言论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据说,这件事中经过某媒体调查仅有4312人认为帮助是美德,应该主动帮助。但有5.2万人认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我今天不想讨论谁是谁非,只想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助人”。

“助人”经常跟“为乐”二字一起出现,形成我们经常说到的“助人为乐”这个成语。助人为乐,最根本的意思就是指:要乐于帮助别人;也指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病人之病,忧人之忧。”“助人是人格的升华。”从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无论是书本还是民谚,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助人,能快乐。助人,亦能成就自己。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为乐是人类内心的一种客观需要。生活中如果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公交车上让座是小事一桩,为陌生人指路是举手之劳,危急时刻向他人伸出援手,让人间变得更美好。当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对道德行为的衡量,这个不便强求和过多评判。但换位思考下,如果自己意外受伤、在陌生的城市迷路……此时最需要的是不是一位热心人的真诚相助呢?

刘欣事件中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更是一种社会爱心的缺失。也许刘欣主动开口请求下帮助,或者人与人之间再多点热情,主动伸出手来帮下忙,那结果肯定是极其和谐的。我们不去辩论谁对谁错,因为事件双方应该都各有自己的想法,即使网上网友评论一边倒,也难以掩盖一个问题:生活中,愿意助人为乐的人真的不多。想到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确确实实是我们道德学习的楷模,他们身上体现的无疑是“助人”的最高境界:先人后己,讲奉献。所以他们不愧为时代的英雄。冰心也在《咱们的五个孩子》中说:“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请大家仔细想想为什么没有“助人为哀”“不助人为乐”这样的词语呢?

生活在社会中的你、我、他都离不开助人和被助,无论哪种,都将是快乐的,“助人为乐”是一种内心的满足,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当然,你可以选择拒绝助人或被助,这是你的权力,没人可以强迫你,但,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快乐呢?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让我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助人,多点“情分”少点“本分”,用行动感染行动,用快乐照亮世界。

 

责任编辑:吴淋淋
相关阅读: 情分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