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力戒”与“力行”

核心提示: 安心“陪读”,小心“伺读”。“力戒”破坏家庭教育小环境的不良行为,“力行”建设家庭教育小环境的良好习惯,只要孩子不熊不猫、身心健康、习惯良好,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请相信,孺子可教也。

周竹生

 

这段时间,最让人期盼、最让人激动、最让人兴奋的事莫过于收到中国邮政EMS快递,一份份包裹着博士生、研究生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邮政快递就像一只只喜鹊,穿梭城乡,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一个夏天的喜悦。

211、985,清华、北大……中意的大学!之前网上查到的录取信息被眼前盖有大学红色印章的通知书证实,喜悦再次涌上心头。孩子的十年寒窗,父母的含辛茹苦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这是欢喜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发喜糖、办喜宴等一系列喜庆事。

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喜欢的是自己,羡慕的是别人。无论是高考状元,还是名校生,别人在羡慕之余最在意最关注的都是状元怎样炼成的、名校是如何考上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是真想,也是真望。痴心痴想,成为无数家长尤其是年轻妈妈的心头最想,占据并成为了这些年轻妈妈所有的兴趣爱好与心思。眼睛一睁,嘴巴一张,不是孩子学习事就是关照孩子如何如何,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微信交流,街头遇见,离不开孩子学习事。上班到岗,如果是几个上学孩子的妈妈,好了,所言、所感、所叹全是孩子上学事,从早到晚,从今往后,滔滔不绝,无休无止。说来说去,从地上到天上到天边,唯恐教师不尽心,唯恐孩子不尽力,唯恐学习不拔尖。可怜天下父母心,全民都在为孩子的教育焦虑。在全民焦虑状态下,教育的整个生态环境狼烟四起,焦土块块,土地修复,莺飞草长,全民期盼。

有这样两张照片。第一张,一位年轻的妈妈怒气冲冲,手执一根细棒,棒指跪在阳台地上的儿子,妈妈侧身侧脸怒对孩子他爸,估计是孩子他爸对妻子责罚儿子下跪感觉过分,与妻子交涉,没有与妻子同振共频同仇敌忾,使得剧情急转直下;第二张照片是父子同跪地,女子细棒更低,嘴巴更张,怒火更大。

这是艺术夸张呈现的焦虑燃爆图,未必完全真实。但是由焦虑、纠结、郁闷、失控、爆发等元素构成的类似或者等级程度上下浮动的场景不是在你家,就是在他家发生,不能说普遍,但是绝非个别。

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超级学霸一定不是在碎碎念唠叨火爆鞭棍抄的家庭里炼成的,而一定是在静悄悄只有钟声滴答猫咪咪咪叫的平静家庭里养成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庭里争执吵闹打骂的噪音分贝指数一定是跟孩子学习成绩的分数成反比的。读书需要安安静静,在学校里是这样,在家里也是这样,家里要能安静下来,心里更要安静下来。

所以在家庭里“力戒”的一定是高喉咙,“力行”的一定是“低嗓门”。父母之间,也要讲究循规蹈矩,不争不吵,不是从孩子懂事开始,应该从孩子胎教开始。父母与子女之间,更要讲究以理服人,不叫不喊。这也是规矩,不可以冒犯。在有的家庭,孩子说话的声音比父母还高,小孩是油盐不进,刀枪不入,最后是说不得,说不通。逆反已经很无奈,忤逆将会很可怕。实践证明只要家长和孩子之间能够建立起和风细雨式的正常交流的良好习惯,形成心心相映心照不宣的默契,父母的话孩子听得进,孩子的学习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怕那种孩子的歪理比你讲的道理还有理,你再讲他要么是捂耳朵,要么是瞪眼睛,要么是摔门子,直嚷嚷不想听烦死了那才是大麻烦。

“力戒”的一定是只说不做,“力行”的一定是说到做到。《曾子杀彘》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身教胜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力戒”的一定是只要孩子做到,自己却做不到,“力行”的一定是要求孩子做到,自己也要做到。要孩子静心,家长就不要东跑西跑,就要恋家宅在家,哪怕是在家里陪着,孩子心里也会踏实很多。要孩子读书,家长就不要想着或者沉迷娱乐,刷机刷屏,就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哪怕是看书读报以陪公子小姐读书,要知道好的习惯有时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的。古代“耕读传家”传了成百上千年,自有其道理和功效。如果家长不相信这一点,你可以试试,你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读书做作业,你在另一个房间里打牌打麻将,孩子会怎么样?我想孩子八成心里会这样想,叫我读书学习,你们却在玩,凭啥?

安心“陪读”,小心“伺读”。“力戒”破坏家庭教育小环境的不良行为,“力行”建设家庭教育小环境的良好习惯,只要孩子不熊不猫、身心健康、习惯良好,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请相信,孺子可教也。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