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立志老来酬:与水稻结缘一生的杨家和

核心提示: 他获得过省科技进步奖;他援建非洲的农业项目,创造了所在国的单产新纪录;他一辈子坚守着自己的专业——农业技术。

本报记者 裕隆 通讯员 冷金华

一周看点

记者 裕隆 摄

 

他获得过省科技进步奖;他援建非洲的农业项目,创造了所在国的单产新纪录;他一辈子坚守着自己的专业——农业技术。他就是从事了多年水稻技术工作,与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高级农艺师杨家和。

退休创业 发挥余热

“你看这片绿色的稻田,是我今年新品种试验田,现在的水稻好品种,不仅要产量高,还要吃口好,能抗倒抗病。”说起这个,杨老师显得相当专业。7月17日下午,杨家和像往常一样,开始了自己的“田地游”。跟随着他的脚步,记者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练湖东岗村,参观他的20亩水稻试验田。眼下正值三伏天,气候炎热,阳光有些灼人。65岁的杨家和身着格子短袖衫,米色的休闲裤,弯腰在田头做苗情记载。望着田中水稻,杨家和时而观察长势长相,时而做着笔记,汗水不时滴落在笔记本上。杨家和是泰州兴化人,1978年,杨家和从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农学院)毕业,分配在练湖农场工作,后读了南京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农场工作期间,一直从事稻麦育种,栽培技术研究,1990年担任试验站副站长。他在农技推广方面,得过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受国家派遣,他和其他八名水利农业专家赴非洲喀麦隆,承担北部加鲁阿市一个现代农业灌区(250公顷)项目建设。他和其他三名农技专家负责水稻生产项目,第一季亩产过千斤,第三季达1300斤,创造了该国的单产新纪录,受到了总统表扬,《中国经济参考报》还做了专门报道。这个项目还获得江苏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回国后,在试验站,他又负责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许济川担纲的“特种稻开发中心”技术工作。

2015年,杨家和在开发区管委会退休。退休后,是含饴弄孙,还是发挥余热,继续水稻育种,他一度彷徨犹豫。一次从朋友那里得知,国家鼓励个人开展科研和种业经营,几经思考,杨家和决定自办公司,继续水稻育种梦想。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公司顺利注册。2016年8月,江苏家和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

多年育种 初见成效

万事开头难。公司成立了,但是筹资金,建基地,引种质资源,处处是困难。面对困难,他根据轻重缓急,一个一个加以解决。他从种田大户手里租了20亩优质农田,建了育种基地,从原协作单位引进种源,从朋友处借贷资金。技术工作自己干,田间操作请零工。这种公司经营模式,独特而高效,大大节省了运营成本,就是这样,一年也要投资二十多万。通常情况下,一个水稻育种单位,年经常性费用要百万以上。一个公司运营,日常事务很多,他忙不过来,就叫在外工作的南农大毕业的儿子休息天来帮工。工作虽忙,但他看到公司业务在发展,也不觉得苦。

公司运作,没有国家补贴,没有企业赞助,全靠自己筹集资金。这些年来,他已投入二百多万元。他说,育种平时没有收入,新品种育成后走向市场,才有收入,国家才会给予新品种补贴。育种产业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很不容易,但一旦新品种育成,单位效益、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新品种选育,很不容易,难度大,周期长,一个新品种要通过审定,一般要经过四年,一年预试,二年区试,一年生产性试验。这些工作完成后,要申请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站专家评审通过,再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后,才能通过审定。

三年来,他建起自己的完整工作体系,选育了500多份稳定的株系。今年承接了三个国家级水稻品种区试,七个省级品种区试,公司获准进入了省级水稻育种联合体。自己培育的练605、练606两个水稻品种已经进入省级区试,练608和练612进入联合体区试。

择一业 伴一生

很多人一生会从事许多种工作,而他一辈子都在为一件事忙碌,很多人退休在家颐养天年,而他退休之后似乎比上班时还要忙。努力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择一业,伴一生,杨家和与水稻结缘四十年,一直坚持。少年立志老来酬,他将继续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