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丹阳人民大会堂

核心提示: 县领导决定建造一座人民大会堂。地址选在新北门现人民体育场对面。

■庄俊豪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丹阳人民大会堂外场景

 

解放初期,丹阳县城没有会堂。一些大型会议只能占用学校礼堂,这不仅给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会议本身也有诸多不便之处。为此,县领导决定建造一座人民大会堂。地址选在新北门现人民体育场对面。这里地处旧丹阳县城中心,和解放初设在麻巷门的中共丹阳县委、丹阳县人民政府毗邻,是当时比较理想的地段。笔者当时在县文教科工作,有幸和当时的县委办公室郭书香同志等被抽调参加筹建工作,于1952年春季开始动工建设。

为了节省资金,县领导决定将新北门一段城墙拆除,拆下来的城砖用作建大会堂的墙砖。当时运输工具落后,没有汽车,主要由建筑工人用小板车将城砖运往工地,但速度太慢,工地上砖头供不应求,只能发动城内一些单位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劳动支援工地运砖。城镇中小学也利用劳动课组织学生参加运砖。一块城砖近10公斤重,一个人搬感到吃力,有的两个人抬,有的用肩挑,有的学校教师将学生排成“一”字形横队,由前向后一块一块地向工地传递,这种方法比来回奔跑要省力、省时。有利条件是城墙到工地只有200米左右的距离。每次劳动结束时,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浑身是汗,满身泥灰。但是大家从不叫苦叫累,都在能为早日建成人民大会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高兴。经过大家将近一年的努力,一座占地1196平方米、设有1200个座位的人民大会堂终于在1953年元旦竣工,巍然屹立在新北门城内,这是丹阳解放后建成的第一座最大的建筑。

大会堂建成后,县里的大型会议多在此召开。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一次县里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同志曾在此作过重要报告。“文革”期间,这里成为“造反派”斗批“走资派”的场所,县委书记宋亚欣、县长马文钦以及一些部门的党政领导都被打成“走资派”,在此挨过批斗。除了开会,外地名剧团、名演员也曾在此演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锡剧名演员姚澄、王兰英等都曾来此登台献艺,使丹阳人民大饱眼福。1976年后,大会堂兼营电影放映业务,并自筹经费9万元整修机房、宿舍、食堂,经理朱达仁,下有赵东耇等工作人员20余人。

改革开放以后,形势发展很快。1988年丹阳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也从麻巷门迁移到新区,那里新建了现代化会堂。此外,县里1979年又在麻巷门外新民东路新建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内设1554个座位的丹凤影剧院,成为丹阳城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影剧院,常有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名剧团上演,原来的人民大会堂与之相比,显得逊色落后,长期停业。为了规划现代化城市建设,上世纪90年代人民大会堂被拆除,原地由新建的两幢高楼大厦替代。在老一辈丹阳人头脑中,至今对人民大会堂留有深刻的印象。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