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也应跳出“文明范儿”

本报记者 贺丽华

当下,广场舞已然成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在提倡健康娱乐休闲方式的今天,它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市民反映最强烈的莫过于噪音扰民问题,尤其是在夏季,这类问题更加凸显。如何让广场舞跳出“文明范儿”,在健身的同时又不影响他人生活,这是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那么,我市一些跳广场舞的地方现场情况如何?市民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和建议?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o_1dfo7sjdh13co1c614j1n281vela

广场舞,市民希望跳出文明范儿。

记者 贺丽华 摄

调查:噪音扰民引不满,市民盼规范管理

现场一:广场交际舞音量震人心

8日晚8点,城区一广场上热闹非凡,其中南侧以散步、休憩的人居多,北侧则主要分成两片,东片区有一支规模较大的广场舞队伍在跳舞,旁边是各种儿童游乐设施;西片区以跳交际舞为主,虽然场地范围不大,但却吸引了大量的市民驻足观看。

记者注意到,东片区的广场舞队伍虽然庞大,有七八十人,而且排列得比较分散,但所用音响的声音却并不高,记者站在最后一排时,甚至觉得有些听不清楚。“我们以跳健身舞为主,并不是很依赖音乐,所以声音的大小对我们来说不是很重要,只要听得见就可以了,关键还是看和学。”一位跳舞的大妈对记者说道,而且此处离小区颇近,旁边又是儿童集中游玩区,如果音响的声音太大,对居民和孩子来说也不太好。

而在西片区跳交际舞的地方,音响的声音明显要比东片区高得多。记者看到,此处共摆放了三只音响,分别是南侧两只,北侧一只。其中,北侧跳舞的人非常多,四周都挤满了人,因此,尽管音响的音量很高,但在人们嘈杂的声音下,也还算可以接受;而南侧跳舞的人则很少,只有十人左右,但音响的声音却是整个广场上最高的,加上音乐的节奏感很强,不断发出“咚、咚”的声音,记者经过时,仿佛心都在跟着颤抖。

“对面都传来回音了,一震一震的,像我这样身体不错的人靠近时都会觉得很难受,更别说心脏不好的老人还有小孩了。”一位坐在广场南侧角落里的女士对记者说道,幸亏这里是闹市区,要换成稍微安静一点的地方,大家肯定吃不消,“他们把音量放得这么高,其实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员加入,然后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的商业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毫不顾忌其他市民的感受吧,而且东边的广场舞队伍到晚上八点多就散了,但交际舞得到九点才结束。”

现场二:万善公园加强管理音量明显降低

10日晚7点30分左右,万善公园内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市民,其中东侧片区主要是以散步休闲为主,西侧片区因为有小广场,所以有四五支队伍聚集在这里跳广场舞。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跳舞的人比较集中,但每只音响的音量都不高,大多市民也都表示,没有受到打扰。

“之前有几次我来这里时都觉得音乐的声音太大,待的时间长了,耳朵都觉得轰隆隆的,特别是周围还有很多小孩,他们肯定吃不消。”一位从万善园二村散步至此的大爷对记者说道,前几天城管人员来这里执法,就音量太高的问题,对广场舞组织者进行了劝导和教育,之后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值班人员不时就会到场监督,让这些广场舞爱好者的自觉性提升了不少。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身穿制服的值班人员确实不停地在周围巡查,同时手持分贝仪,对音量进行控制。“现在我们对在公园内跳广场舞的人进行限时、限音量、限区域管理,要求她们远离居民区,并且尽量将公园围墙边的声音控制在65分贝以下。”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没有相关的管理办法出台,所以他们只能参考其它地方的分贝标准,发现有些地方是控制在80分贝以下,还有控制在70分贝以下的,考虑到广场舞片区离居民区较近,最终决定控制在65分贝以下。

现场三:九曲河风光带晨练音量扰人眠

10日晚近9点,在开发区九曲河风光带,记者看到,东侧片区靠近御珑湾小区北门处,仍有几支队伍在跳广场舞,另外,还有一支队伍在此演出,由于此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家,周围显得有些寂静,所以音响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风光带上由于无人管理,所以除了跳广场舞的人,还经常会有商演,尤其是前段时间每天晚上一群人在这里敲锣打鼓的,那声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一位散步路过的市民对记者说,紧挨着风光带的这一排住户普遍会受影响,特别是广场舞队伍排练新舞的时候,她们会到晚上10点甚至11点才撤离。

而在西侧片区普善人家小区北门处,此时也有几支广场舞队伍尚未散去,但音量并不大。“我就住在风光带对面,感觉情况还好,大部分时候都是晚上8点半左右就结束了。”家住普善人家小区的王女士对记者说道。不过,她坦言,相比晚上,晨练的更扰民,“现在天亮的早,有时候早上5点左右就有人在风光带上跳舞,还有吹乐器的、练嗓音的,声音很大,我平时睡眠还可以,但最近经常会被吵醒,这是让我比较反感的事情。”

部门:夏季投诉频繁,执法人员劝导后依然会反复  

随着天气渐热,关于广场舞问题的反映和投诉也日渐增多,我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在6月份就接到了40多个投诉电话,除了少数反映广场舞队伍抢占地方影响他人活动的,其余都是关于广场舞音量过高影响他人休息的问题。

“事实上,6月份因为考生要参加高考,政府各职能部门已经对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进行了集中管制,所以说投诉量较以往已经减少了,但依然还是接到这么多投诉电话,广场舞成‘扰民舞’,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却成为了一道民生难题。”热线办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市民的投诉电话后,他们会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城管部门,不久之后就会收到回复,“执法人员已赶赴现场,找到该区域的广场舞组织者,责令其降低音量,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然而,这样做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但却不能防止再次发生,因此,往往在工作人员回访投诉市民后不久,又会接到反映相同问题的电话,如此反反复复,确实让人头疼。

而城管执法人员对于此类问题也表示确实非常无奈。“由于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执法人员在接到投诉后,往往也只能赶到现场进行劝导,虽然大部分人都表示理解,并且及时降低了音量,但要想长久保持,做到真正不扰民,关键还在于市民的自觉性。”一位执法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探讨:规范场地、制度约束、自我管理,让广场舞跳出“文明范儿”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是赞成跳广场舞的,大家认为,广场舞在让跳舞的人感到快乐和充实的同时,也聚集了人气。“平时我们这些老人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晚饭后就喜欢来这里散散步,累的时候可以坐在旁边看她们跳舞,有时候还会跟着一起跳一会,感觉特别热闹。”在九曲河风光带上散步的一位老人对记者说道,如果哪天这些跳广场舞的人不跳了或者转移到其它地方了,她可能还会觉得不习惯,“这片风光带能这么热闹,广场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围在这里玩,相反那些没有人跳舞的地方,就显得很冷清。”

不过,大家也都表示,这一切都得建立在不影响他人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针对现在普遍存在的广场舞扰民现象,大家认为,仅依靠执法人员的教育劝导还远不够,应立法规范,才能真正跳出“文明范儿”。“比如对广场舞组织者实行登记制度,一旦发现有噪音扰民现象,则对组织人进行劝导甚至可以直接处罚。”市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另外就是对跳广场舞的起止时间段以及设备音量的大小做出明确规定,通过依法规范、制度约束,避免噪声扰民。

还有市民认为可以从场地方面着手改善此类现象,“既然是广场舞,就应该选择在相应的广场进行,政府部门可以在远离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场所的地方专门修建公益性的文化广场,然后让跳舞的人集中到此类广场上进行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打扰到他人。”

另外,大家认为,广场舞爱好者应该多些主动协调、自我管理,通过实际行动得到社会对广场舞的接纳和理解。对此,市民刘女士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她家孩子正上初中,一直以来,她对跳广场舞都不太认同,因为在她所住小区的楼下就聚集了一批跳广场舞的人,每天基本上是晚上6点半开始,到9点结束,可能对一般的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对需要在安静环境下复习功课的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折磨,为此,她没少和对方发生争执。不过,刘女士说,之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关于广场舞的短视频让她印象深刻,“视频里的一支广场舞队伍为了减少噪音不扰民,用耳机替代音响,我就觉得挺好的。”

一些市民表示,我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城市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争做文明人,共同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因此,广场舞爱好者在满足自身健身需要的同时,也应该做到不影响他人,特别是在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组织者需提高自觉性,控制时间,降低音响音量,多和附近居民沟通,如此才能避免纠纷,“舞者”和“居者”和谐相处。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