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十的希望,他们要争!

核心提示: 2018年12月12日,本报“大爱丹阳”版面以《“我想活着,成为母亲的双拐、父亲的眼睛!”》为题报道了90后患病青年陈炯的故事。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爱心读者都向陈炯表达了关心并施以援手。如今,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治疗,陈炯的状态好了许多,但要想痊愈,仍需“闯关”。

本报记者 丽娜 尹媛

o_1dd26hh2cqnptv07hajc96tri

两间小平房的外墙未做任何粉刷

记者 丽娜 尹媛 摄

o_1dd26hh2cm8h1ndgp409m71v4kf

陈炯治疗的各种检查单

记者 丽娜 尹媛 摄

o_1dd26hh2cqu6qfirgq1b6qmnjh

三口之家十分简陋,连灶具都是砖头简单垒砌后安放于上的。

记者 丽娜 尹媛 摄


 去年12月12日本报曾报道过的90后患病青年陈炯,如今又遇到人生中的一个坎,他和他的父母期盼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因为——

百分之十的希望,他们要争!

2018年12月12日,本报“大爱丹阳”版面以《“我想活着,成为母亲的双拐、父亲的眼睛!”》为题报道了90后患病青年陈炯的故事。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爱心读者都向陈炯表达了关心并施以援手。如今,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治疗,陈炯的状态好了许多,但要想痊愈,仍需“闯关”。

几日前,陈炯的母亲张美兰给记者打来了电话,温和客气、小心翼翼的言语间透露出明显的哭腔,尽管犹豫再三,平复几秒后她还是“窘迫”地说出了自己打来电话的原因——求助,为儿子陈炯求得更多的生的希望。

他的状态好转带来家中可见的“生气”

依着不算清晰的记忆寻到陵口镇乐善村小王庄村时,陈炯的父亲陈傲生已经早早地等在了村口,他怕记者摸不准进村的小路。颔首招呼后,陈傲生骑上电动车在前面带路,双眼患有严重白内障的他骑得慢而小心,不时回头确保记者跟得上。

到了家门口,陈炯的母亲张美兰像第一次一样拄着双拐从屋内迎了出来。“实在不好意思,又辛苦麻烦你们跑一趟。”进了屋内,家里的布置有了变化,尽管各种大小物件仍然是老旧的,但明显经过了精心归置整理,而陈傲生和张美兰也明显比原先精神了许多。落座后,老实朴素的陈傲生夫妇有些紧张局促,直到说起了儿子陈炯这半年来的治疗情况,俩人才放松自然起来,而家中及他们身上显见的“生气”也“寻到”了原因。

“小炯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按照省人民医院医生的建议,就开始了化疗治疗。第一次化疗时,小炯的反应特别大,可他一声都不哼,也不说难受,只是自己扛着。有时候药挂完了精神好了,他还逗我说话、开心,不让我闷着声难过。”回忆儿子第一次化疗的情景,陈傲生满脸的心疼,他说因为陈炯的病情比较严重,医生告诉他们无法手术,化疗效果也没法保证,必须边做边看效果,然后再决定后期治疗方案要不要调整。“当时医院给出的初步治疗方案是,先期小炯先接受6个疗程的化疗治疗,每个疗程周期为22天,待6个疗程全部结束后,后期还有6个疗程的化疗治疗,但这必须依据先期的治疗效果再做打算。我一想小炯后面还要这么受折磨,既不忍心又没有其他办法。”

原本陈傲生以为儿子后续要一次次重复初次化疗的痛苦,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惊喜”。“从第二次开始,小炯的状态就特别好,完全没有第一次那么难受,医生都说不容易。如今小炯已经做了7次化疗了,完全没有要换药,病情控制得很好,一直在好转。”陈傲生和张美兰满脸欣慰地说,儿子治疗效果如此稳定好转让他们很是安心,也多了继续走下去的定力和信心。“小炯每次化疗结束后都会定期做个复查,几次下来结果越来越好,人也胖了许多,我们看着心里也安慰得很。”

他们“孤注一掷”要争百分之十的希望

5月29日,要强的陈炯说服了父母,独自前往省人民医院接受第7次化疗。“我身体这种状况,肯定出不了门,所以一直都是他爸爸陪着小炯去化疗。但这两次小炯都说他一个人去就行了,没必要辛苦爸爸跟着他跑一趟。”在张美兰心里,儿子陈炯一向懂事孝顺,如今即便生病了,心里也总是先想着父母。“按照前几次的惯例,小炯去两天左右,挂完化疗药就能回来了。结果第二天的时候,他就给我打了电话,问爸爸是不是能去一趟。”张美兰说,陈炯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怯生生的小心翼翼,这让她很是担心,立马问是不是化疗难受了?陈炯当即安抚了母亲,说自己状态挺好的,就是医生说有新的治疗方案,要跟父亲商量一下。

陈傲生没敢多耽搁,立即动身去了医院。在与医生进行长谈后,陈傲生明白了儿子致电回家时的“反常”语气。“医生应该先是跟小炯说了新治疗方案的事,但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估计让他迟疑了。而且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小炯肯定想得很多,所以还是让我来一趟了。”陈傲生说,医生告诉他小炯若想痊愈,必须接受移植,而院方的建议是“自体移植”。“医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我,就是先抽取小炯体内的细胞,经过检验,可行的话就培养,然后再回输到他身体里。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一样,都有各个关口要过,要在仓里经受考验。”在得知此种治疗方法是有可能让陈炯痊愈时,陈傲生激动地说:“我们要给小炯做!”

然而,医生也告诉陈傲生,尽管移植治疗能够带给陈炯痊愈的希望,但是他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到,这种希望并非是百分之百的。“医生说了,十个人里大概只有一个人能够痊愈,也就是百分之十的希望。虽然这让我们一家害怕失败,但为了让小炯有生的希望,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去争!”

张美兰说,以她对儿子的了解,在陈炯从医生处得知有治愈希望时,他当然是想要争取的,但是,考虑到家中经济状况,考虑到治疗的风险,他还是想要依靠父母这一精神支柱。“当我跟他说,好的,爸爸马上就会去的,电话里小炯的声音明显亮了许多,虽然他够坚强够独立够懂事,但遇到需要做决定的关键时候,总还是会犹豫害怕的。”张美兰从丈夫那得知“治愈希望只有百分之十”时,她不禁愣了神,但缓过来后和丈夫达成了共识:“我们要为儿子争这个希望!”

他真挚“落笔”为自己和父母“求明天”

一家人的抱团让陈炯多了坚持的信心和勇气,但现实给予的困难却成了横亘在他们面前难以跨过的鸿沟。“从小炯确诊到现在第7次化疗结束,家里已经花掉了四五十万。除了原本就不多的积蓄,其余都是亲戚朋友送的、借的,以及第一次在网络平台筹集的。”张美兰说自己已经记不得几次向身边的好友亲朋开口了,每每一想到上一次借的还没还却又要再借,怎么都张不开嘴了。“许多亲戚朋友都是主动给我们送来了钱,并且说不要还了,给小炯治病要紧,还有很多陌生的好心人关心帮助我们,给小炯捐钱。可现在小炯要移植还需要二三十万,我们怎么也拿不出,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求助了。”张美兰告诉记者,前期治疗报销的费用又全部用到了陈炯的治疗上,目前家里欠的外债也有十几万,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救儿子的希望啊。

看着无奈的双亲,陈炯虽然心内觉得不好意思,但在医院医护人员的建议下,在家人的疏导下,在轻松筹志愿者的帮助下,他还是决定借助轻松筹公益筹款平台发起了求助。

“各位亲朋好友、社会爱心人士:大家好!感谢大家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这封求助信,生病的是我本人。在求助之前,我纠结了很久,再三斟酌后,我们还是带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封信。我叫陈炯,今年26岁,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人,2017年年底患髋关节滑膜炎一直久治不好,一直卧床在家。2018年10月底,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我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个疾病来得毫无预兆,拿到结果的时候我愣了好久,好多好多事情一下子全部涌进脑子——不能继续正常生活,不能好好照顾年迈的父亲、身残的母亲…确诊的第二天,爸爸就像苍老了二十岁,妈妈满面愁容却也打着精神笑着安慰我没事,让我好好治疗,看着他们因我受苦,我就禁不住的心酸……”陈炯的求助信是他自己一字一字用手机打出来的,他说,医生给了他“重生”的希望,但是高昂的费用却让他和家人走投无路。

对于陈炯而言,不到万不得已,他实在不愿意让自己麻烦其他人,可是他本能的对于生命的渴望,父母无限期待的双眸,都让他想要“千方百计”地活下去。“我希望自己能有明天,也希望父母能有明天,所以,麻烦拜托大家了!”

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帮助陈炯,可与本报爱心热线86983110联系。也可直接扫二维码,通过轻松筹为陈炯捐款。

陈炯轻松筹求助二维码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