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玫瑰”浥轻尘垃圾堆里献青春

核心提示: 说起垃圾站,人们最常想到的可能是脏乱差、臭气熏天、污水横流,但是,由王学凤所负责的薛甲垃圾中转站却并非如此。

本报记者 束丽娜 通讯员 钱琦

日出日落,星辰更替。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地守护这座城市,将青春流逝在岁月的长河中,用辛劳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我市佳洁环卫服务公司西城区分公司里,就活跃着这样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清扫工人——镇江市劳动模范王学凤。

说起垃圾站,人们最常想到的可能是脏乱差、臭气熏天、污水横流,但是,由王学凤所负责的薛甲垃圾中转站却并非如此。记者见到王学凤时,她正在对送来的垃圾进行处理,只见她头戴蓝色工作帽、身穿蓝色工作服,麻利地完成装卸、压缩工作,由于垃圾从各式垃圾车倒进翻转斗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垃圾漏出来,她便拿起扫帚赶紧扫掉,再操作机器进行压缩。倒垃圾、清扫、压缩、清洗,一遍又一遍,在外人眼中看来单调、枯燥、脏乱的工作,王学凤每天都在重复着。“大车一般一天2次,一次近10吨垃圾,小车就多了。”王学凤告诉记者,冬夏两季垃圾较多,但每天必须将垃圾清理干净,加班也就成了常事。

1997年,27岁的王学凤进入环卫处从事清扫工作。最初,她被分配到马路上清扫,每天拉着垃圾车,拿着扫帚、簸箕在大街上扫地还有点“面子上挂不住”,就用帽子遮住脸,但是工作不久后她就想通了,“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很重要,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去换取洁净的城市环境卫生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从此,王学凤便勤勤恳恳,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

有一年,卫生大检查期间,王学凤母亲的脚不幸被汽车撞伤,需要人照顾,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每天早出晚归,一天假也没请。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冲刺阶段,王学凤更是发挥了“老环卫人”的本色,她白天忙于保洁,晚上还到路段上配合清洗马路,在洒水车进行冲洗时,为了冲洗方便,她几乎都是脱了鞋赤脚在马路上用扫帚清扫泥浆,直至将泥土清扫干净,可她的双脚却早已被泡得发白了。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她所在的班组也都埋头苦干,互相帮助,各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好。

工作中的王学凤不但勤恳,而且还很细心、善于动脑子。工作时,她发现遇到大风天气,用普通簸箕保洁时,垃圾扫到簸箕里后,很容易被风吹走,造成再次污染。于是她和同事们开动脑筋,自制了布袋式簸箕,非常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王学凤说:“布袋式簸箕不但可以防止垃圾被风吹走,而且还大大增加了簸箕的容量。”另外,王学凤还废物利用,将废旧扫帚的扫帚柄充分利用,做成布袋式簸箕的手柄。多年来,王学凤的这些习惯和小发明无形中为单位节约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工作多年,王学凤没有请过一天事假。常年辛苦的工作,使得王学凤患上了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但她在工作中依然很“拼命”,只有在实在吃不消的时候,才从衣兜里拿出药服下,稍微休息后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日常中,哪怕是休息在家,单位有事只要一个电话,王学凤总是爽快答应,从无怨言。她以自己的行动激发了公司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工作十几年来,城区大部分重点路段都留下了王学凤工作的身影。

2017年,王学凤被调至薛甲、南门、城北等多个垃圾中转站进行轮岗,之后常驻薛甲垃圾中转站,工作量比起原先在道路清扫时相对清闲,可“闲不住”的王学凤却给自己找了许多事。“垃圾房的地面不像其它地方容易打理,污垢特别容易积压,必须得经常清洗。”为了打理好垃圾房的地面以及地坑内的污垢,王学凤每个月都会来上一次大清洗,尤其是在夏季,面对又热又臭又闷的地坑,她也毫无怨言地埋头擦洗。因为清理勤快,相关机器保养较好,定期前来机器检修的工作人员总是夸赞王学凤。

污垢秽物全不怕,要让清洁满城市。当记者问到在22年的环卫工作中是否感到辛苦,王学凤很朴实地说:干这份工作,就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怀着这样的态度,王学凤和薛甲垃圾中转站不仅成为我市环卫行业的一个“标杆”,是环卫工人学习的“好榜样”、“好模范”,更是我们身边,一个平凡劳动者爱岗敬业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