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臂”,挽狂澜于既倒

核心提示: 如今说起“丹毛纺织”,在国内和国际业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本报记者 魏郡玉 通讯员 钱琦

他勇挑重担,带领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企业,创成国家精毛纺时装生产基地;他带领团队,保持着一项令人瞩目的纪录:一年365天,平均每天开发出30多个新产品,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他,将企业的产品畅销国内外……他就是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荣良。

如今说起“丹毛纺织”,在国内和国际业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丹毛先后荣获中国毛纺、针织行业竞争力十强企业、国家精毛纺时装面料开发基地企业、江苏制造突出贡献优秀企业等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丹毛纺织掌舵人徐荣良的努力和付出。

时光回溯到27年前,时任吕城镇党委副书记的徐荣良临危受命,辞去职务,下海接掌了当时资不抵债的丹阳市毛纺织厂,面对企业自身困难以及当时国内纺织行业宏观环境,徐荣良经过缜密分析,决定走创新之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小批量、多品种的女装面料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说干就干,当年企业从银行贷款80万元,正式启动了第一条精纺生产线。先进的进口设备,保证了丹毛的产品品质,也减轻了用工压力。由于策略得当,丹毛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由此也解决了企业生存困境。

“企业不能够一成不变,必须要以变应变,以不断的创新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在挖到企业生存的第一桶金后,徐荣良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走创新发展道路,他经常和员工谈心:“传统纺织企业如何活的更好?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断走创新之路,不仅是产品,管理模式也要创新。”徐荣良一方面坚持产品创新,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步使企业从简单、粗放的管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据了解,从2010年以来,丹毛每年用于技术进步和研发的投入都在3000万元左右,力求以更高工艺技术含量的产品拓展国际市场。为了开发更多、更好、更适合市场的产品,丹毛成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与国内高等院校和国内外客户保持紧密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打出新品牌,先后成功研制了高支紧密纺系列、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使得丹毛的发展一路向前。如今丹毛是全国最大的女装时装面料生产企业,60%的产品外销,年销售额可达5.5亿元,其精湛的工艺、卓越的品质得到了多家国际著名时装公司的赞誉,成为了引领中国女装的潮流发布基地,吸引着世界各地时装设计师前来选样。

“我们企业在创新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之后我们会在新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两方面更加用心,不仅让品牌打得响,更要让品牌走得远,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处于屹立不倒之地!”徐荣良掷地有声地说道。

 

责任编辑:王渊
相关阅读: 狂澜 于既倒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