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版画家吴俊发与丹阳的不解之缘

核心提示: 吴俊发(1927-2019年),原名翁元法,我国著名版画艺术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现代版画主要流派江苏水印木刻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窦朝霞

图为吴俊发1947年在丹阳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左:《贫民窟》,右:《被征之后》。

吴俊发(1927-2019年),原名翁元法,我国著名版画艺术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现代版画主要流派江苏水印木刻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版画家协会会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等职。

吴俊发先生原籍江西省广丰县贺头村,自幼天资聪颖,喜好木刻艺术。少时曾入读江西省立贵谿乡村师范学校,后因病辍学。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参加了中华全国木刻函授班,函授学习期间,受到著名版画家郑野夫、杨可扬的悉心指导,技艺日臻成熟。1943年,他创作了生平第一幅版画作品《瞎子叫冷巷》,开启了其版画创作艺术生涯。这一时期,恰逢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的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迁址四川璧山,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当时已经是“青年团”的吴俊发先生,在南昌师范学校一位进步美术老师的推荐下,结识了吕凤子先生。吕先生对这位出身贫寒,凭借自身刻苦专研、自学成才的进步青年很是喜欢,特别是在看了他创作的版画作品以后,决定留他在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跟随其学习国画。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年轻的吴俊发正式追随吕凤子先生入读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时任丹阳正则艺专校长的吕凤子先生不仅免费教其学画,还为他解决生活问题,悉心引导他跨进艺术的殿堂。那时的吴俊发在美术界已经小有名气,吕凤子先生就举荐他在正则中学和民众夜校教授美术课。吴俊发自创“讲、书、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不仅注重传授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而且更侧重训练学生绘画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在吕凤子先生的帮助下,学校不但包其吃住,还每月给他开工资,有效地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让他得以安心从事艺术创作。这一时期的丹阳正则艺专聘有当时全国知名的学者、教授,从事教学。吴俊发在名师的指导下,不但所习专业进步飞快,人品道德更是备受称赞,尤其是版画作品颇受好评,是当时校园的佼佼者、学员的好榜样。在校学习期间,吴俊发深得吕凤子先生的真传。吕凤子字凤痴,号凤先生,吴俊发一生都尊称其为凤先生。凤先生教诲的学画八字法“艰难定稿,迅速成图”,成了吴俊发一生创作过程的一条定律和法则,受用终身。吴俊发在晚年自述中曾谈到“我开始是在凤先生指导下学人物画,从用笔立意到写形貌色、置阵布势,成为体系,他强调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构图和表现技法都不能落入俗套,要越旧格。一幅画的产生,必先立意而后像,在构思成熟的时候便开始构图,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然后落墨。成画时,集中注意力一气呵成……”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有:无情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横征暴敛、有力表现国统区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悲惨情景的木刻画《贫民窟》《被征之后》《水边》《母与子》《午餐》《难童》《无家可归》《为了活下去》《运砖船》等。这些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显示出他非凡的艺术悟性和创作才能,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国内和世界的轰动,并陆续在苏联、英、美、日本等国发表、展览。

在丹阳工作和学习期间,思想进步的吴俊发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历练中向中国共产党茅山工委靠拢。经过党组织的教育,他冒着生命危险担任丹阳《正报》(由地下党员姜沛南创办的进步报纸)副刊《诗与木刻》《大地》《九月》《浪花》等栏目主编,充分利用“木刻”作为武器,在报纸上宣传革命,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并日益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迫害,中共茅山工委领导的革命斗争遭受了重大损失,工委4名委员全部壮烈牺牲,直属武工队基本被反动派打散。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丹阳县城,吴俊发还上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的黑名单,一天晚上镇江国民党当局出动反动军警、保安队准备对他实施秘密抓捕,幸亏当时吕凤子校长和叶一宣老师提前得到消息,及时通知他,才有幸躲过反动派的侦捕,免遭灾难。在丹阳经历三年的革命斗争,吴俊发1948年参加了解放社工作。翌年在华东警备第七旅政治部文工队任美术组长。同年十一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1946年入读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直至1950年调任镇江军分区政治部工作,吴俊发在丹阳学习工作将近四年时间。这四年是他叩启神圣艺术殿堂大门的启蒙期,也是其艺术技艺日臻完善的准备期,更是其成为伟大的人民艺术家的发轫期。是丹阳这片热土以及她所承载的深厚人文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不断滋养着、砥砺着、见证着吴俊发这位一代版画艺术大师从茁壮成长到功成辉煌。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