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记

核心提示: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上坟(扫墓)的日子。儿时随父母上坟的往事至今仍留在记忆中。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上坟(扫墓)的日子。儿时随父母上坟的往事至今仍留在记忆中。

清明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祖的较为普遍的方式。旧时家乡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清明节这天,晚辈都要赶回家,到祖辈坟前“上坟”。因为祭祖和孝道是绑定在一起的,若不参加祭祖,就会被视为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宗的人。因此,清明上坟是晚辈的一件大事,一代一代下传至今。

记忆中,清明上坟是有讲究的,怀孕的不可以去,穿衣服不能鲜艳,在坟前不能过分喧哗,先上直系亲属的坟,然后再上其他亲属的坟。同时,上坟要全家出动,含义是告诉祖宗,家族人丁兴旺。

儿时看到父母清明上坟前几天就认认真真地做上坟的准备。通常都准备上坟祭祀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烛、纸钱、鞭炮、花圈、杨柳、黄纸等供品。父母告诉我,上坟的准备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事关后人对上辈的追思和尊敬的大事情。

记忆中,上坟是很讲究顺序的,千万不可草草了事。父母在坟前祭扫时,先是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以示后代兴旺。然后举行简单的祭祖仪式,供上祭品,点亮蜡烛,烧香洒酒,燃放鞭炮,全家依次叩头行礼祭拜,这时父母还对祖辈说些悼念和寄托的吉利话。行礼完后,接着给逝者烧纸钱或花圈,在坟头压上黄纸、插上杨柳。至此,清明“上坟”基本结束。

如今,各地风俗不同,清明上坟不再限于清明节当天了。有的是在节前十天选择一个日子就上坟,也有来不及的在节后上坟。总之,清明上坟和扫墓活动长达一个多月。无论岁月多变,清明上坟的习俗始终未变,已成为尊敬祖先、追思祖先的一种信仰和风俗。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