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妈绣鞋垫50年练就“真功夫”

核心提示: 对于绣鞋垫这门手工活儿,现在的人恐怕会之甚少,但家住河阳后十里店村的刘延先大妈却坚持了50年。她手艺了得,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向她“求”鞋垫,而刘大妈向来是只送不卖,人品就像她绣的鞋垫一样被人夸赞。

没念过书,却可以在鞋垫上任意绣字;不打格子,就能在鞋垫上绣出想要的花式;无需报码,肉眼就可以看出脚的大小……

刘大妈绣鞋垫50年练就“真功夫”

o_1d4mtv08o1af913u61264eim5bia

图为刘延先大妈在绣鞋垫。记者 张敏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敏)对于绣鞋垫这门手工活儿,现在的人恐怕会之甚少,但家住河阳后十里店村的刘延先大妈却坚持了50年。她手艺了得,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向她“求”鞋垫,而刘大妈向来是只送不卖,人品就像她绣的鞋垫一样被人夸赞。

昨日,记者来到刘大妈家,她正忙着穿针引线。“别看我64岁了,视力好着呢,这么多年都是自己穿针。”刘大妈一边说一边绣起了鞋垫。细聊后记者得知,刘大妈老家在贵州,她在14岁时就学会了这门手艺,由于天生对绣工着迷,再加上自己的悟性,年轻时的刘大妈就因为能绣出质量优、花纹美的鞋垫而在老家周围出了名。后来刘大妈辗转到丹阳谋生,也就把这个“特长”带到了所住的村子里。

“以前绣鞋垫凭的都是真功夫,属于纯手工,不像现在的鞋垫都是机器打样,电脑印花,绣法则似‘十字绣’,要简单多了。”刘大妈回忆称,自己年轻的时候,仅原材料就要准备好久,从布料到浆糊,再到剪裁打格子,都要做得非常仔细,之后才是复杂而漫长的绣的过程。

对绣工颇有天赋的刘大妈来说,绣鞋垫是她的最佳才艺。刘大妈告诉记者,在没有电脑印花和机器打样的年代里,尽管她没念过书,不识任何字,但她依然可以在鞋垫的方寸之地绣出任意的字。“我不识字,更没有练过字,但绣出来的字却很工整、漂亮,大家都觉得不错。”刘大妈还说,她最擅长的是“盲绣花纹”,即在不打任何格子、不画任何底纹的情况下,仅凭感觉和绣工直接在鞋垫上绣出想要的花式。遗憾的是,时代在变,如今她已经无法找到合适的原材料,也就无法展示这两项绝活了。

刘大妈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见人定码”。刘大妈说,由于坚持绣鞋垫很多年,久而久之,她对鞋码的大小变得非常敏感,往往只要用肉眼看看对方的高矮、胖瘦就能确定对方穿多少码的鞋垫,大家穿了她做的鞋垫后,也一致觉得大小非常合适。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手工绣鞋垫了,但是刘大妈为何坚持了50年?刘大妈告诉记者,原来,她在初到丹阳谋生的时候,曾凭着这门手艺度过了人生中最苦最难熬的时光。此外,她对手工绣活的坚持,也对她五个子女赋予了教育意义,希望他们不要忘本,就算日子越过越好了,也要不忘初心,凭自己的本事和手艺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别人闲下来喜欢追剧、看手机,我就喜欢绣鞋垫,每天绣两小时,三天绣一双,既不荒废手艺,又消磨了时光,只要视力好,我会一直绣下去。对绣活有兴趣的年轻人也可以来找我,说不定大家聊着聊着就能绣出一朵花来!”刘大妈笑着说道。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