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中的吕城双龙闸

核心提示: 古运河中的吕城双龙闸位于老泰定桥西200多米的大运河中间。因大运河水流至该闸分流南北两支,流过闸墩,犹如两条游动的长龙,故称“双龙闸”。

姜洪斌

古运河中的吕城双龙闸位于老泰定桥西200多米的大运河中间。因大运河水流至该闸分流南北两支,流过闸墩,犹如两条游动的长龙,故称“双龙闸”。

当时的运河地形,正如明代万历年间巡江御使林应训所说:“盖江南漕河绵亘四百余里,北高而南下,在苏州以至常州,则地形最下,水得流通,虽遇旱年,不至甚涸。自常州至京口(镇江),地形高亢,河流易涸,虽奔牛、吕城建有石闸二座,以时启闭,蓄水以待运船·······”

唐代末期在吕城建造的石闸为单通闸,如遇运河发大水,河中咆哮的急流通过闸口更为凶猛,给200米外的老泰定桥墩带来险情。故北宋元祐四年(1089)将原来的单通闸改为复式闸。南宋庆元五年(1199)重修吕城两闸。明代天顺六年(1462)深浚运河时被毁。到清雍正年间,就在石闸原址重建正、越两闸。正闸在北,越闸在南,越闸底较正闸浅。平时漕运船只都由正闸经过。如遇河水干涸期,正闸闸门关闭,所有船只都停泊在双龙闸东西两面的岸边,等待丹阳练湖泄水,等运河中达到一定的水位时再启闸通舟,如几天后水又干涸,再次闭闸,以此法解决运河漕运之难。如遇雨季运河发大水,水流冲至双龙闸被阻,分成两支流,一支从南面越闸流过,以减轻大水对古泰定桥的冲击,达到护桥的目的。

对于古运河的作用,历史上曾有过争论。明崇祯四年,巡按御史饶京奏本“江南水利,以漕河(运输)为先,而灌溉次之”。结果“春夏雨水涨满·······即向南奔注丹阳、延陵等县,良田八九千顷尝被淹没;到了天旱,则田苗无水灌溉。”

日月荏苒,到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吕城双龙闸越闸渐渐湮塞,正闸也倒坍。时任清代巡抚的林则徐对运河实地考察,在向皇上的奏本中,辩证地肯定了运河的全面重要作用:运河之水“只恃引江入河,以资浮送。而江水本不宜过大,若运河灌输盈满,于行舟故为顺利,而沿河田地早已被淹。如水位低落,则利于州田,又不利于漕运,两者相较,因系农田为本,而运河则需随时尽力,以图补救之方。”而补救的方法就是修好吕城双龙闸。林则徐来吕城实地勘察湮塞的越闸和倒坍的正闸后,向朝廷提出了改建的具体方案。奏本中写道:双龙闸“嘉庆十二年曾经估修,施又议缓。上年该闸金刚墙渐坍到底。坍下之石,堵至金门,重运经临几为所阻,经丹阳县督率吕城巡检,集夫拾捞,始得通舟。此时,勘估兴修,实属刻不容缓。惟该河越闸,久为瓦砾填壅,越闸石料剥损又多,今既议兴修,仍须两闸并办,不使偏废。先行挑浚越闸,赶修越闸已于正月兴工,此时粮船正在北闲行,仍令经由正闸。候越闸修浚得以通舟,再将正闸接于开砌。”

吕城双龙闸正、越两闸修好后,控制了运河水位,解决了漕运和农田灌溉之间的矛盾,又给吕城增添了商机。清道光廿四年(1844),高中进士的吕城人黄之晋为双龙闸题诗:“双龙睛活井泉香,听到金钲船竞忙。客子休嫌过坝阻,阻钱囊不阻诗囊。”诗后注解为:“闸名双龙闸,南北两井俗为龙睛。”“宋杨诚斋过吕城闸有诗。”“明王辰玉有吕城阻坝诗。”

该诗的大意是:吕城双龙闸的河南、河北各有一口水井,犹如龙的双眼。阻闸的船只听到金钲开闸放水通行,都竞相争流。阻在舟上的客子,请你不要多嫌过坝阻行,虽然在此耽搁了几天,上岸在吕城多用了一些钱,但这阻舟的空闲时间里,正是你诗兴大发,饮酒赋诗的大好时机。因此宋代诗人杨万里和明代诗人王衡在吕城双龙闸旁阻舟时,留下了“过吕城闸六咏”和“北上吕城阻坝别亲”的诗篇。

为了庆祝吕城双龙闸正、越两闸修复完工,当时吕城形成了每年定期在双龙闸墩上演放烟火的习俗。有黄之晋诗为证:“烽燧吴疆久不生,闸墩烟景幻三更。升平妇女浑忘乐,热闹翻夸炮打城。

光阴似箭,百年后的吕城,双龙闸的越闸又已湮塞。解放后1958年的第一次人工拓浚大运河中,为借直运河航道,老泰定桥被拆,双龙闸被挖,形成了笔直的河道。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