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核心提示: 去年以来,全市从上至下的“环保风暴”和“河长制”巡河工作对当地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已在一些地方显现。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我市将以“截、堵、疏、引、治、整”六字治水方针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并以治水为突破口,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讯(记者 丽萍 通讯员 施宏俊)清理河道沿岸垃圾和水面漂浮物,取缔禁养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排查河道沿岸“小散乱污”企业……去年以来,全市从上至下的“环保风暴”和“河长制”巡河工作对当地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已在一些地方显现。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我市将以“截、堵、疏、引、治、整”六字治水方针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并以治水为突破口,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治水是系统工程,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积小胜为大胜。今年,我市将首先狠抓环境保护责任落实,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抓好园区规划环评,控制环境敏感区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河长制”,构建市、镇、村、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其次,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严控高耗水、高污染重点行业,取缔涉水“十小”企业(小型造纸、制革、印染、电镀等),严处超标排放企业,倒逼企业转型发展。三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全力推进司徒、石城、沃特城镇污水处理厂5万吨扩容项目,建设配套污水管网15公里,建设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3个,抓好中小河流疏浚河道139条,抓好界牌红旗河、界牌河、武阳河以及丹北太平河整治工程,加强水源地执法检查,确保水环境考核任务完成。四是强化农业面源整治,加强禁养区督查,强化非禁养区治理,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系统防治;推动种植业清洁生产,做到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合理处置,减少涉土、涉水污染,提升绿色种植。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