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丹阳高僧法海

核心提示: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善良的白娘子和凶狠的法海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有趣的是,在大唐盛世,丹阳也出过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这个法海可不是《白蛇传》中的那个形象凶狠的法海,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德高僧。

卢政

法海出家的鹤林寺位于磨笄山北麓,原名竹林寺。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善良的白娘子和凶狠的法海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有趣的是,在大唐盛世,丹阳也出过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这个法海可不是《白蛇传》中的那个形象凶狠的法海,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德高僧。

法海,字文允,俗姓张,丹阳人。少时出家,赴润州南郊的鹤林寺剃度入道。

鹤林寺,又名竹林寺、古竹院。位于黄鹤山麓,是润州著名古寺之一,东晋大兴四年(321)始建。相传宋武帝刘裕幼年家贫,常到黄鹤山砍柴,头顶常有黄鹤翩翩飞舞,称帝后,遂改寺名为鹤林寺。唐玄宗开元年间,禅宗大师玄素应润州刺史韦铣和僧人法密的邀请,从牛头山来寺任住持,开坛讲经,听者如云,从此鹤林寺名声远播,成了江南有名的佛教胜地。

法海到了鹤林寺,师从玄素禅师,悉心学法。他“曲从师教,周览群经”,潜心修法多年,深得经论要领,造诣颇深。

法海对佛学理论钻研得非常深透。其佛学范围,不拘于禅宗一派,还广涉其他宗派理论。他曾对人讲:“佛法一门,极唯心地。余皆椎轮也。”意即佛法之入门,洞悉其深奥理论,最关键的是用心,其余都像无辐之轮一样,是简单而次要的。这是他对佛法的独特见解。

为追求更高的境界,天宝年间,法海独自渡江到扬州,拜谒龙兴寺法慎律师,聆听大师讲法,成了法慎的得意弟子。法慎对他甚为器重,特让他在讲肆参与佛法宣讲。

天宝七年,法慎圆寂,消息传开,“望哭者千族,会葬者万人”。四方高僧云集扬州,法海与鹤林寺的法励,会稽的昙一,维扬的灵祐、灵一等十九位高僧莅场,同被推为“上首”,行丧事礼。可见当时法海的声望之高。

事毕,法海又回到润州鹤林寺,继续钻研佛经。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夜,法海的入门恩师玄素坐灭于鹤林寺,享年八十五岁。众僧悲泣,赴哀者拥挤于寺,有的只能浮江而奠,望寺而哭。二十一日,法海同一班四众弟子号捧金身,建塔於黄鹤山西原。著名散文家李华为之撰写塔铭。

玄素示寂后,众弟子们供奉先师。尤其是法海,为报师训,竟然效当年孔子弟子们守墓之举,筑庐玄素塔侧,为恩师守塔三年。

大历年间,法海离开了鹤林寺,南游浙江,最后到吴兴杼山妙喜寺,与大名鼎鼎的诗僧皎然结为知己,两人共住山寺,朝夕相处,同为“忘形之交,林下之游”。

皎然(730-799),字清昼,俗姓谢氏。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旧住吴兴兴国寺,后居吴兴妙喜寺,任住持,有诗名。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与丹阳的皇甫兄弟也情洽意合,多有寄赠诗。

对于法海的人品与佛学,皎然极为推重,这也是两人结为知己之基础。

皎然在《报应传序》一文中,就对法海有较高的评价。皎然的诗作里,有几首写到法海,称之为“海上人”,如《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

继世风流在,传心向一灯。望云裁衲惯,玩雪步花能。

交战情忘久,销魂别未曾。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这是一首送别诗。在一个风雪之夜,法海起程到常州探觐叔父,皎然出门相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的竹林僧指法海,因为鹤林寺又名竹林寺。

法海师出名门,佛学精深,品行高洁,善交名流,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能使“黑白两徒,多从求益焉。”

大历七年,颜真卿调任湖州刺史,并于八年(773)春正式到湖州上任。这一调动,让颜真卿与法海有了一段交往。

颜真卿来杼山游览时,在妙喜寺见到皎然和法海,以及寓居于寺的茶圣陆羽,一起谈诗论佛,感情甚洽,从此对杼山倍为留连,常携文友往来之,吟诗联句,使之成为“吴中诗派”聚会场所。当年十月二十一日,颜真卿在杼山为茶圣陆羽建“三癸亭”,后又树《杼山妙喜寺碑》,作《湖州石柱记》。

颜真卿在杼山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继续编纂《韵海镜源》一书,最后完成之。值得一提的是,法海大师参与了《韵海镜源》的编纂审定工作。颜真卿在大历八年所召名流文士有十九个,而提名的第一个就是“沙门法海”。从大历八年六月起,颜真卿在州学(孔庙)及放生池畔与众文士讨论《韵海镜源》编审一事,至十月迁移到杼山妙喜寺继续进行,到大历九年(774)春在杼山完成了书稿。

有关法海参编此书,还有皎然一首名诗《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可作证: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在一个不见月光之夜,皎然与法海等四人相会在李侍御家里,在琴轩传花饮茶,边喝边商谈《韵海镜源》编裁事宜,一直延续到天亮。与会者不是东邻隐士,就是淇上高僧,个个风流高雅,以茶相会,品茶论诗,洒脱放逸,风雅潇洒。诗中“晦夜”指月末昏黑之夜;海上人指法海;潘述、汤衡、李萼(又作崿)三人都是颜真卿招来编《韵海镜源》一书的名流文士,均在十九人名单中。

关于法海的生卒,文献中没有记载。但从他与诗僧皎然结成“忘形之交”,为“林下之游”来看,他的年龄当与皎然相差无几,即法海出生当在开元十八年(730)前后。而卒年至少在大历九年(774)以后。《宋高僧传》有法海的传记,但标题为“唐吴兴法海传”,可见其晚年是在吴兴度过的,极有可能是在妙喜寺圆寂终了。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