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验也要闯出一片天——看蟹农郭锁连的养蟹之路

核心提示: “怎么样,我这大闸蟹神气不?”郭锁连带着记者走进合作社的办公室,笑着问道。

见习记者 姚磊 通讯员 刘建华

图为郭锁连向记者展示渔网中正在攀爬的河蟹。见习记者 姚磊 摄

“别动!瞧,在你脚下的那块挡板后面,有两个小家伙在外面透气哩。”日前,当记者来到珥陵镇黄埝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访时,被池塘边挥舞着手臂做指引状的合作社理事长郭锁连吓了一跳,于是定下神来顺着他所指的方向往脚下望去,嘿,好家伙,两只青壳大闸蟹正举起双螯气势汹汹地“阻挡”记者去路,仿佛在宣告属于它们的领地权。郭锁连笑眯眯地走过来拎起这两只顽皮的小家伙,将它们扔进了池塘中的渔网里。

“怎么样,我这大闸蟹神气不?”郭锁连带着记者走进合作社的办公室,笑着问道。在得到记者肯定的回答后,他又打开了话匣子:“自打去年10月份我的大闸蟹上市以来,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卖掉了3000斤,平均每斤能卖到55元左右。这些河蟹在春节期间还能卖贵一些,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状况。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今年养蟹的亩效益大概能达到6000元,总收入也能有20多万元,比我之前跑供销可强多了。”

据郭锁连介绍,在2010年之前,他就已经承包下黄埝村周边的20多亩池塘饲养对虾,然而由于工作原因,这些池塘当时都交给自家的一个亲戚打理。“由于养虾比较辛苦,后来,这个亲戚不止一次地劝我养河蟹,我听着听着就心动了。正好当时跑业务时间久了,想尝试一下新鲜的事物,于是就扔下了手头工作,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养蟹工作上来,这一干就是9年。”

郭锁连说,转行面临着种种挑战。刚开始尝试养蟹,他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对于大闸蟹的养殖技术一窍不通。但好在之前跑业务时在金坛认识了一个专门从事水产养殖的朋友,有了他的指点,郭锁连的养蟹之路才算云散雾开,稍稍摸出点门道来。尽管如此,当时郭锁连栽的跟头也不少,摔得最惨痛的一次损失了10多万元。

“刚开始养蟹的那两年,我不懂苗种的适应性,觉得在外地养殖效果好的品种在本地也能养好。”据郭锁连介绍,当时他的苗种主要从外地运入,全都是在当地养殖多年的优质河蟹品种,然而由于从外地进的蟹苗是“统货”,苗种规格很不整齐,再加上一些不明因素,造成了较多河蟹死亡,让他在养殖产业上刚起步便遭遇了一记重拳。

“家里人曾让我放弃,可我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它越是难我就越想征服它。没有养蟹经验,我偏要在里面闯出一片天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郭锁连专门购买了一大摞养蟹技术书籍,像婴儿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同时,他还亲赴其他镇拜访水产养殖大户,向他们请教大闸蟹养殖中的诀窍。只要市里面有相关培训,他都积极参加,与水产专家认真交流,把学到的要点默默记在了心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培育蟹苗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蟹苗的质量和存活率。在郭锁连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他的河蟹养殖取得了成功:亩产量达到了150斤,亩效益超过了5000元。他也因此成为该镇河蟹养殖的科技示范户。

2013年,郭锁连成立了珥陵镇黄埝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60余名。尽管当时的郭锁连已有52岁,但是合作社成员都乐意喊他“小郭”。在他们眼中,“小郭”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对于郭锁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褒奖。为了帮助合作社成员共同致富,“小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河蟹养殖技术。在平时,他还经常去成员家一户一户开展指导,像高温天如何应对水体缺氧、河蟹食物的选择等问题,他都一一列出解决方案,教给合作社成员。

2014年,郭锁连给自己的大闸蟹注册了“思味斋”商标,并尝试网上经营,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他说:“现在我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微商经营,一般来说每天发2趟货,上午10点前一趟,下午4点前一趟。主要销售2.5两~3.5两规格的公蟹,这种蟹价格经济实惠,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这几年,郭锁连的河蟹亩产量越来越高,达到了300多斤,销路也越来越广,每年出手的大闸蟹有7000多斤。对此,他喜滋滋地炫耀道:“很多老顾客只要把钱通过微信转过来,我就能心照不宣地安排好发货单。而且他们普遍反映‘思味斋’牌大闸蟹口感好,肉质香甜,味道鲜美,是上等佳品,我这心里就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夸赞一样,别提有多甜了。以后,我还想把手头的40亩池塘进行扩张,把合作社搞得更规范,进一步打响我们的品牌。”

责任编辑:汤鹄
相关阅读: 经验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