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市规模化推进轮作休耕工作的调查

核心提示: 从“用地”到“养地”,变化的不仅仅是农业结构,更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用地”“养地”结合 生产生态双赢

——来自全市规模化推进轮作休耕工作的调查

本报记者 须俊 见习记者 姚磊 通讯员 玉兰

未标题-1

  萧也平 摄

“不种田还能拿优厚的补贴,对我们农民来说,这笔账太划算了!”昨日,记者来到陵口镇居庄村晶晶家庭农场时,农场主袁生军正在给他的农机做保养,谈到今年的秋播情况,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年冬季,全市大范围推行轮作休耕制度,每亩休耕田给予300元的补贴,我正准备拿出承包的500多亩田进行休耕,一方面对相关制度政策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也趁此机会让我种植多年的土地‘喘口气’!”

在我市,像袁生军这样今年准备进行大面积轮作休耕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在少数。例如,珥陵镇超群家庭农场的徐先忠共承包土地1300亩,准备休耕200亩;导墅镇益东家庭农场的贺一东共承包土地360亩,准备休耕260亩;珥陵镇文龙家庭农场的庄文龙共承包土地420亩,准备休耕100亩……不但如此,还有相当数量的普通稻麦轮作种植农户也积极地进入到轮作休耕的群体中来,轮作休耕制度在我市的推行越来越深入民心。未来3年内,我市将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将稻麦轮作土地全面休耕一次。

“休耕不等于弃耕,更不是废耕,而是要加强培肥地力和土地治理,通过休耕晒垡、轮作换茬种植绿肥等方式,做到种地养地结合,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市农委主任荆健康说,站在农业大局的角度上看,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农业发展突出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面对资源压力和地力的衰减,土地轮作休耕已成为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前两年我市实行了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今年全市在稳定小麦产能的同时,在稻麦轮作地区全面推行冬季季节性轮作休耕,总面积达10万亩。力争将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此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谢桐洲是我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我市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种植领域的领军人物,开展轮作休耕已有16年历史。他告诉记者,他今年一共承包了900亩农田,准备拿出其中的500亩用于轮作休耕。“这500亩既有轮作田块也有休耕田块,我将挑选其中的450亩种上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植物,剩下50亩用于休耕。到了明年5月份,将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打碎了直接还田,可以让土壤肥力有质的提升。”谢桐洲自豪地说,“在休耕田块上长出的水稻,无论是长势还是米质都要比正常种植的水稻高一个档次,也更容易卖出好价钱。”

站在农户的角度上看,他们往往更加关心自己的种植收入。

采访时,晶晶家庭农场的农场主袁生军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过这样一笔经济账:种一亩小麦,从播种到收割,在人工、化肥等成本上总共要花费400多元,以小麦亩产量600斤、单价1.2元/斤计算,每亩的净利润也就300元左右。现在轮作休耕的补贴就达到了300元/亩,这与自己实际种植小麦的收益是相当的。袁生军还补充道:“轮作休耕既不用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下田劳作,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地关注自然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确实是一件让我们农户省力又省心的好事,我们对此都非常乐意。”

市农委相关专家表示,从“用地”到“养地”,变化的不仅仅是农业结构,更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今年轮作休耕的推行能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较高的财政补贴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也不能忽略农民自身在农业生态意识上的觉醒。

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紧跟而上的观念转变才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才是实施乡村振兴重要精神动力。随着轮作休耕实施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通过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最终要实现我市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常态化。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