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盯上”青年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核心提示: 近年来青年学生新诊断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青年学生群体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不安全性行为频发,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蔓延,我们该如何应对?

 

78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今年12月1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约为万分之九,参照国际标准,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然而,近年来青年学生新诊断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青年学生群体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不安全性行为频发,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蔓延,我们该如何应对?

“盯上”青年人:防艾形势不乐观

疾控专家介绍,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HIV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视感染者个人情况,艾滋病可在受到感染2~15年后发病。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诊断报告的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16307例,占2017年全国新诊断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12.1%。其中,新诊断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为3077例,占当年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的18.9%。

“总体上青年学生新诊断报告的感染者人数呈较快增长态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孟杰介绍,感染者人数从2008年的482例上升到2017年的3077例,近3年来每年新诊断报告3000多例。

“青年人的美好人生和青春刚刚开始绽放,一旦感染艾滋病,需要终生服药,身心都会受到疾病折磨。”韩孟杰说,不仅如此,青年人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个人的理想尚未完全实现,感染艾滋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会给家庭带来痛苦,甚至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不少专家认为,有效控制和减少青年以及青年学生的感染风险,保护他们免受艾滋病的侵袭,已经势在必行。

入侵“象牙塔”:“艾”你在心口难开

近年来,艾滋病的魔爪伸向高校校园。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

“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很差。”韩孟杰说,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有过性经历的学生安全套使用率还不到40%。

作为艾滋病防控公益组织红石榴互助工作组发起人,木木发现,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是大学生群体防护意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总是认为这个病离自己很遥远,甚至对别的学生感染的传闻嗤之以鼻,而自己感染后就觉得仿佛被打脸一样。”“不会这么巧一次就中招吧。”类似的话,木木在帮助过的大学生感染者中不止一次听到。

韩孟杰说,青年人包括青年学生,处于性活跃期,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使自己陷入风险之中。

“高校学生尚未步入社会,远离父母生活,容易受外界影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一位防艾志愿者说,大学生感染者对感染艾滋病的承受能力相对有限,因而更需要在心理、生理、经济、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得到关怀和帮助。

对“艾”说拒绝:筑牢防控“隔离墙”

疾控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艾滋病只能通过检测发现和确诊。”韩孟杰说,应动员青年群体减少感染风险、有风险主动检测治疗。

专家介绍,早检测早发现,才可以早治疗,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更好采取使用安全套、抗病毒治疗等措施,保护检测者免受病毒的进一步侵害,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作为重要的艾滋病防治策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因此,扩大检测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在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可以获得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和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检测服务。此外,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社会组织可提供检测咨询和转介服务,一些高校设立了自助尿液检测包售卖机,供学生购买检测。

青年学生已成为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如何让防艾知识在大学里真正“落地”?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苏迎盈认为,应加强性病艾滋病防控的生活技能教育,让学生真正掌握识别感染性病艾滋病风险、协商采取安全性行为、拒绝危险行为及寻求帮助的技能等。

“要让青年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韩孟杰说,加强性健康教育应关口前移,从小做起,以便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就拥有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性意识。

知艾防艾,别放大对艾滋病的恐惧!

知晓,是有效预防或治疗艾滋病的第一步,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

事实上,当前仍有许多感染者并不知晓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况。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有3/4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晓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况。这意味着,仍有1/4的感染者对感染情况可能并不知晓。

及时知晓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态,并及时接受相关的干预和治疗服务,才能更为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亲人等。然而,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视和污名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加之对隐私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担忧,让不少人对接受艾滋病毒检测顾虑重重,只有在生病或出现症状后才去接受艾滋病毒检测。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艾滋病毒传播的风险。

提高艾滋病毒感染状况知晓率,重点在于扩大艾滋病毒检测服务的可及性。这需要充分利用并拓展创新的艾滋病毒检测方法,并不断扩大艾滋病毒检测服务覆盖范围。目前,一些新方法的应用,为提升检测的可及性创造了条件。比如,艾滋病毒自我检测、基于健康机构和社区的检测服务等,都有助于人们更为及时地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

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需要对艾滋病的传播保持警惕,但绝不应该放大对艾滋病的恐惧。一个或许需要重申的常识是:艾滋病在本质上也是各类疾病的一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传播途径已然明晰,预防与治疗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案,可防可控。太多的“谈艾色变”,根源在于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准确、认知存在偏差。

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在我国已历时多年,并取得显著成效。消除偏见、及时知晓,才能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