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名“大咖”来丹“传经送宝”

核心提示: 20日上午,我市举办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暨丹阳市新材料及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近200名“大咖”来丹“传经送宝”

我市举办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暨丹阳市新材料及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42702ab9e0342989f6e9b3fb4b263407

图为大会现场。记者 尹媛 摄

本报讯(记者 蒋玉 丽娜 尹媛)20日上午,我市举办江苏省产学研专场对接洽谈会暨丹阳市新材料及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刘大响、杜善义、钱清泉、欧阳平凯、李椿萱、岑可法、王浚、丁荣军,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58家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0名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共谋转型升级,共推丹阳高质量发展。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人和我市领导陈可可、黄春年、赵志强、李忠法、沈岳方、赵立群、金夕龙、石捷、刘宏程、黄俊杰、王亚利出席活动。

会上,市长黄春年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及产学研合作进展情况。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产业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一批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并日趋成长为丹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我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多家,2017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基本建成了涵盖高性能金属材料、高端纤维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新材料产业体系。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我市与中科院、上海交大、北航、南航等多家知名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已推进江苏省(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北航丹阳研究院、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丹阳)中心、苏南高端装备研究所等一批重点研发平台落户,建立了12个院士工作站、55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黄春年指出,今后几年,丹阳将依托“中国制造2025丹阳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优化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新产业,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全力打造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力争形成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板块,打造国内新材料产业高地。

镇江市副市长、我市市委书记陈可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杜善义、钱清泉、欧阳平凯、丁荣军及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等专家教授颁发了丹阳市科技产业高级顾问聘书。

相关专家、领导、企业代表共同为“江苏飞达电炉炼钢联合研发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丹阳高新区一站式服务中心”“高性能合金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上海市技术转移与创新成果展示交流中心丹阳站”揭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石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北航丹阳研究院签署“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团队、明月光电签署“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鱼跃集团与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联合创新中心建设与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开发”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绿叶锅炉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东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天工集团与钢铁研究总院就“粉末冶金工模具新材料研究中心”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丁荣军、欧阳平凯分别作了《制造业强国三大基础要素》《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生物制造研究进展》等主旨报告。

市委副书记赵志强主持活动。

又讯(记者 尹媛 丽娜 蒋玉)当天上午,除了主会场的高峰论坛会,还专设了科技人才对接和军民融合对接分会场。在分会场,专家学者与企业负责人围绕人才、技术合作进行了深入对接洽谈,企业就自身技术需求和疑难问题向专家虚心求教,专家则对企业耐心回应。经过热烈而融洽的对接交流,企业与专家现场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达50多个,现场签约20余项,进一步搭建了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互通桥梁。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