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秋分供天的习俗

核心提示: 秋分节气各种农产品硕果累累,我的老家马场村满田满垄的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人们心情欢畅。过去农家有靠天吃饭的思想,认为一年一度的好收成,与老天爷滋润、哺育万物密不可分。为了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并祈求降福祉于民,我村每年秋分都举行供天活动。

■马越

秋分节气各种农产品硕果累累,我的老家马场村满田满垄的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人们心情欢畅。过去农家有靠天吃饭的思想,认为一年一度的好收成,与老天爷滋润、哺育万物密不可分。为了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并祈求降福祉于民,我村每年秋分都举行供天活动。

活动前由族长负责做好一切准备。族长用公积金买来香烛鞭炮纸绽和数量较大的红绿黄蓝紫等各种颜色的纸。纸是用来制作门旗和田旗。制作门旗时先把纸裁成长八寸宽二寸的纸条,然后按一定数量进行对折。把上端的角剪成弧形,往下二寸处先剪一个蚕豆大的三角形口子,离开二三分再剪一个同样的口子。下端二寸处离对折线宽二分剪一个二寸长的口子,剩下的宽度当中剪同样的一刀。然后将纸条打开,上端两角呈弧形,有对称的四个三角形口子,这部分看上去就像印章的抓手。下面有五根同样长短大小的飘带。旗的上端正中写有“敕令”二字,中间空白处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福”“人寿年丰”等富含吉祥的词语。书写工作由学堂塾师交给书写较好的学生完成。做田旗的纸裁成比手掌大的三角形,在一边刻上五六个小孔就完成。据说它能去除灾害,确保庄稼丰收。两种旗制作好后,门旗五面一副,田旗三面一副按户数准备好。

秋分当日,为了供奉老天爷,家家都全身心地投入蒸馒头、煮猪肉等供品准备之中。族长请来帮手,有的去西岗村请师爷;有的去采购猪头、公鸡、鱼、豆腐百页,一一打理好后煮熟并备自酿白酒一壶,作为供品;有的在空旷的打谷场上朝南摆上八仙桌,系好桌围,按上香炉烛台,东西两头用长凳架起放平的长梯,铺上木板。下午两点供天仪式开始,桌上摆上供品和十二只酒杯、十二双筷子,如是闰年杯加一只,筷添一双,点燃香烛,斟满美酒。各家各户用陶盆或竹器装好馒头、猪肉或西瓜摆放梯架上。老成持重的师爷以沉着崇敬的心情诵读祭文,其含义是感谢上苍为民造福,保佑黎民永享安康。接着族长村民磕头祭拜,庄重严肃,秩序井然。最后鞭炮响起,燃祭文纸绽送上苍返回天庭。家家取馒头答谢师爷,村上按规定给予报酬表示谢意。此时把门旗、田旗分发给各户。一场热热闹闹的活动圆满结束。各家把门旗及时贴上门楣,田旗别在有枝杈的小竹杆上插入田间,愿一切美好希望能随人意。

解放后供天一事不复存在,在党的领导下,生产大发展,生活不断改善,人们从心窝里感到,听党的话跟党走,是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如今国家把秋分之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对亿万农民的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前景辽阔,大有作为,往昔的美好期盼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