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风雨兼程,唱不尽丹剧传奇

核心提示: 六十年前,当京剧作为国粹早已唱响华夏大地时,谁都没有想到,在江南小城丹阳,竟然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剧种——丹剧。

本报记者 殷显春 通讯员 蒋红星

编者按:诞生于1958年的地方稀有剧种丹剧,今年迎来了六十岁华诞。在这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中,丹剧从蹒跚起步到声名鹊起,从走向辉煌到曲折前进,从华丽转身到振翅高岗,一路走来,丹剧给丹阳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印记。为了纪念丹剧诞生六十周年,我市将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从本期起,本报文化周刊将推出系列报道“风雨六十载丹剧再出发”,敬请关注。

 

早期的丹剧《七仙女下凡》剧照

现代丹剧《大哥你好》画报

现代丹剧《野塘婚礼》

 

六十年前,当京剧作为国粹早已唱响华夏大地时,谁都没有想到,在江南小城丹阳,竟然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剧种——丹剧。

丹剧是什么?这是脱胎于丹阳民间说唱啷当的一朵艺术奇葩,是丹阳特有水土孕育的地方稀有剧种,如今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在全国,丹剧仅见于丹阳,仅有一个剧团演出丹剧,其稀缺度可想而知。

诞生:特殊年代孕育的“小花”

提到丹剧的诞生,就不能不提到丹剧的母体——啷当。这是典型的丹阳民间小调,已有近两百年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年代,啷当是民间艺人,尤其是盲人赖以谋生的技能。

“丹阳啷当”俗称“啷当说唱”、“笃啷当”,始兴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啷当曲调以丹阳一带的民歌为基础,以丹阳方言为依托,曲调朴实优美,地方色彩浓厚。

时光回到1958年,当时“左”倾冒进的“大跃进”使新中国受到重大损失,但也就是在这一年,丹剧的横空出世,不能不说是丹阳人民的意外收获。

根据老一辈丹剧人回忆,1958年,丹阳水利工程指挥部宣传队以啷当调演出文艺节目,巡演于田间工地,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当年11月,丹阳县文化馆举办文艺骨干啷当训练班,同时组织人员收集、挖掘、整理丹阳民间音乐及民歌,并以啷当调为基础,将训练班学员编排的《张木匠上北京》等四出小戏,按戏曲特点,定谱定调定腔,编成一套唱腔。当年,“丹阳县啷当剧团”成立。1959年元旦,《张木匠上北京》等小戏公演,被群众称为"啷当戏"。同年1月10日,在啷当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云阳剧团,9月正式定名为丹剧,云阳剧团易名为丹阳县实验丹剧团。

丹剧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梨园增添了一个全新的剧种,从此,丹剧正式走进丹阳人的生活中,丹剧人走南闯北,风靡一时。

辉煌:推陈出新打响丹剧品牌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丹剧人就格外珍惜这一地方剧种。要提高剧种的影响力,必须走出去,用群众的口碑检验成败得失,用奖项来证明含金量。通过几代丹剧人的开拓进取,丹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1959年12月,丹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砻糠记》赴南京参加全省汇报演出,一举获得成功,引起轰动。此后,新编历史剧《三夫人》,曾被锡剧、越剧、昆剧等剧种移植,被制作成影碟片。1990年创排的大型现代丹剧《野塘婚礼》曾入选参加江苏省新剧目观摩演出,并获剧本、导演、音乐、演出、演员五项奖。1992年5月,《野塘婚礼》选调进南京,参加由文化部选调代表江苏省参加在福建泉州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剧目奖和演员奖,丹剧团因此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 1996年创排的现代丹剧《大哥你好》参加江苏省第三届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参加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展演,并由江苏电视台拍摄成电视戏曲片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同时获得了中国大众电视戏曲片“金鹰奖”和中国电视片系列展播二等奖。2000年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此后,小丹剧《称婆婆》,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

多年来,凭借贴近生活、乡土色彩较浓的特点,丹剧团常赴外地巡回演出,东至无锡、吴县、上海,南至高淳及安徽的郎溪、广德、横剑、宣城,北至仪征、邗江、江都、泰兴、靖江、海安、如皋、如东、东台、高邮等地,在大江南北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坚守:披荆斩棘一路饱经风霜

正如人生有起也有伏一般,丹剧诞生后,虽然经历过辉煌,但是也有起伏,甚至跌入谷底。但困难是暂时的,一代代丹剧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化解了一场场危机。

丹剧发展遇到的第一次挫折是在“文革”中,丹剧团作为“复辟封资修”的“黑样板”受到批判。剧团被迫解散,部分演职员下放农村。尽管如此,演职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利用业余时间服务工农大众。1977年丹阳县文工团成立丹剧队,逐步恢复丹剧剧目。1982年,正式恢复丹阳县丹剧团建制。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多元化,戏剧演出市场低迷,剧团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即使在丹剧《野塘婚礼》获奖的那段时期,丹剧团的经济状况已经很不理想。时任丹剧团团长王金锡告诉记者,当时如果没有丹阳铝箔厂(江苏大亚集团前身)等企业的大力资助,当时赴福建参演的来回费用都成大问题。

1994年,丹剧团和锡剧团合并为戏剧总团。此后,剧团再次举步维艰。2004年,剧团完成了事改企改制,正式走向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就是在这一年,剧团上下团结一心搏击市场。通过政府开展的“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排演大型古装戏丹剧《叔嫂冤》等,实现送戏下乡143场,打开了城乡演艺市场,当年实现演出收入25万多元,实现了绝处逢生。剧团很快恢复了生机,2008年荣获“全国院团改革典型单位”称号,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2015年,在剧团经营发展再次陷入困境、人心不稳的形势下。市文广新局时任艺术科科长吴永平临危受命,挑起了剧团团长重任。上任伊始,吴永平便大刀阔斧进行整改,一方面增强造血功能,找准定位找市场,另一方面对内加强科学管理,提倡“一岗多职、一人多用、一专多能、一团多营”,出台了多项激励机制。通过不懈努力,剧团每年都超额完成全市送戏下乡演出任务。2016年全年完成演出160多场,2017年演出180多场,自主收入130万元,观众人数超20万人次,这给剧团和丹剧演员生存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2016年,我市委托江苏省戏剧学校定向委培的19名丹剧班毕业生学成回丹阳,给丹剧和剧团振兴带来新的活力。目前,新人们已经崭露头角,有些人还成了剧团骨干。

2017年,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来丹阳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丹剧给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展望:把影响力推向全国任重道远

一路走来,丹剧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历任丹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老一辈丹剧演员印象最深的就是原丹阳县委书记宋亚欣和宣传部长范作好,他们的重视直接促使了丹剧的诞生。此后的历任领导也一直关心和支持丹剧。2016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丹剧的传承和发展,针对当前丹剧生存现状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在今年的市委扩大会议上,镇江市副市长、丹阳市委书记陈可可提出了丹剧要“唱响南京、闯进北京”的殷切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丹剧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丹剧又迎来了一个扬名全国的契机。前不久,丹剧已经被文化和旅游部选定参加全国“百戏盛典”,将于今年11月演出。同时,我市戏剧总团也瞄准了央视这个大平台,趁着中央对戏曲这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的机会,正筹备进军央视戏曲频道。

更令人振奋的是,为了让丹剧出精品,目前我市正在精心打造现代丹剧《啷当与你拉家常》。此剧目已经上报申请省级文艺演出专项基金资助,并聘请了国内一流的导演和编剧。如果该戏能够在戏剧汇演中一炮打响,那么丹剧将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必将大增。

振兴丹剧,人才是首要因素。为了弘扬丹剧,目前我市已经在正则小学、荆林学校等校园开展了丹剧培训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我市教育部门已经确定8所学校为“戏曲进校园”实验学校。戏剧总团团长吴永平告诉记者,目前第四代丹剧演员面临退休,为了给剧团储备后备力量,目前已经计划提请上级政府部门重启丹剧班招生计划。跟以往不同的是,第六批丹剧苗子考虑从小学毕业后就进行培养,其目的是针对其骨骼尚未发育成熟,从“娃娃”抓起,将来就能在毯子功上出彩,那么未来的丹剧,有可能像京剧《三岔口》那般,在武戏上也有所突破。

丹剧,早已成为古城丹阳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戏剧总团对丹剧倍加珍惜,已经形成了“甘于坚守、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丹剧精神,每一位团员都佩戴了丹剧徽章,穿上了丹剧工作服,丹剧早已进入了他们的心坎。回眸风云六十年,五代丹剧人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丹剧发展永远在路上,丹剧的明天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