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仲秋月饼圆

核心提示: 往事:中秋时节,情系万家的月饼在城乡幽幽飘香。

本报记者 溢真 通讯员 国武 邓丽

图为以前生产月饼的模子和如今沪耀·可瑞滋门店月饼销售现场。

记者 溢真 摄

往事:中秋时节,情系万家的月饼在城乡幽幽飘香。因为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吉祥,敬老爱幼,增进情谊,充满幸福美满的日子。圆圆鼓鼓的月饼是中秋的美好使者,为人间传递着深厚情谊。那时丹阳的大小城镇,有点规模的食品店,农历八月半之际都生产月饼。当年清一色的苏式月饼,品种有五仁、豆沙、什锦、椒盐、火腿等。色泽油黄,香味诱人。上面加盖表明月饼品种的朱砂印章,满满的中国风。食用时酥软,咸甜鲜各异。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为表达对长辈的孝心,对幼小的关爱,对友情的倾注,人们自己省吃俭用,都要买一些月饼敬人和给孩子品尝。实在清贫的人家,为了过好这喜庆团圆的佳节,那些慈祥的妈妈,自己动手做月饼。用面粉加水捏成团,以自己种植的芝麻炒熟捣碎拌以食糖做馅,做成像月饼的样儿,正反面撒上芝麻,在锅中加油烤熟后香气弥漫,口感虽不及店家的,可它充满了温馨。往往中秋那段时候,小孩子叫起长辈来声音也特别的响亮,因为孩子们懂得让长辈们开心了,就会把小辈们送来的月饼掰下一只角放到孩子们嘴里,那种香甜和美味留下的是几十年都难以抹去的美好记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丹阳“补代”、准女婿给丈母娘和对象家送中秋包,月饼是绝对主角,如果是到“大楼”、贤桥商店或沪耀买“包”,会被认为是对女方的高度重视。

近闻:岁岁年年月饼香。现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自制农家月饼已成历史,各式月饼每家每户都可随意购买品尝。原有的苏式月饼从制作到包装都锦上添花,广式、滇式、潮式、台式、碳烧、桃山皮月饼及各种软心流心月饼新品种各商超都应有尽有。食品安全质量把关上,在月饼外包装“服役”多年的QS标志已更新为SC标志。30多年前就开始批量生产月饼的江苏沪耀食品公司如今已成为沪宁线上最大的月饼代加工中心、江苏烘焙糖制品龙头企业,沪耀董事长、上海市糖制食品协会副理事长朱尧生介绍说,如今丹阳生产的月饼早已不是仅仅满足本地消费,已销往全国各地。现在月饼产销厂商都在个性化上下功夫,除了打好“花色牌”“流行牌”“网红牌”“情感牌”,那些浸透着乡愁、乡情的传统月饼又受青睐,回应大众对“乡味、家味”的看重、追寻。对中秋节的重视、喜爱是人们对家庭、文化的敬畏,是近几年保护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大收获。小小的月饼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对亲友的祝福。月饼情结唤醒了目标顾客的乡情、乡愁,是对奢华、过度消费的一种矫正,也契合了尊重文化、回归传统、凝聚亲情的中秋文化。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