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经营主体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对我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查

核心提示: 这原本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喜事,但这几年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前期投入过大、农业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等原因,使不少家庭农场陷入了发展瓶颈。

本报记者 须俊 见习记者 姚磊 通讯员 王小莉

距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已隔5年之久,这5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扶持、制度完善、量身定制等举措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使得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丹阳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开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476家,标志着我市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记者从市农委经管站获悉,在我市所有的家庭农场中,粮食类农场有286家,占据了全市家庭农场的大半壁江山。剩下的190家家庭农场中,种养结合型占84家,园艺型占64家,水产型占39家,畜牧型占3家,各家庭农场类型分布结构合理,符合我市农业基本特征。其中,获评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有35家,镇江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有28家,丹阳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有9家。各层级、各类型的示范家庭农场呈百花齐放之姿,一时间独领风骚。这原本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喜事,但这几年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前期投入过大、农业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等原因,使不少家庭农场陷入了发展瓶颈。

成本高、效益低、转型难让农场主骑虎难下

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在家庭农场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不少经营主体实已进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在瓶颈中寻求发展已成了他们的难言之隐。

“我这350多亩农田投资了100多万元,光是机械设备的投资就达30余万元,前期投资可谓巨大,我的毕生心血都花在上面了。”我市导墅镇益东家庭农场的农场主贺一东告诉记者,前几年家庭农场刚开始风靡全国的时候,种粮的收益还算不错,现在却有些不景气了。“主要是投入大啊,现在一到农忙时节就人手紧缺,每亩田得雇用2~3个临时工,每人每天的工资差不多要150元,而对长期工人的投入就更多了。并且现在的农药、化肥价格也居高不下,除草剂、杀虫剂、氮肥、钾肥都要买,每亩田两季粮的农药、化肥平均花费得有700~800块钱。”对于自己的家庭农场的目前投入,贺一东坦然表示维持下去比较艰难,因为农场收益并不理想。“看着投入很多,其实效益很低,每亩田有个200多块钱的收益都算不错了。更何况种田是靠天吃饭的,前2年小麦赤霉病多发,水稻减产,粮食收购价格也低,政府补贴又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最后只捞回一点本钱,每天对着农田叹气,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贺一东说道。

都说“穷则思变”,家庭农场效益低,势必要考虑农场转型等方面的问题。记者本以为通过转型就能为目前的困境打开新的局面,却不知家庭农场的转型受制于诸多因素。“不是没考虑过转型,我们粮食类型的家庭农场,也考虑过转型为种养结合型,但是搞综合种养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想转型园艺型和水产型,又会受到市场的制约。最关键的是前期投入了那么多,如果直接放弃,那这么多年的心血不是全部打水漂了吗?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种啊。”贺一东向记者解释道。

据家庭农场主们反映,园艺型和水产型农场前期投入都不比粮食类农场少,且需要精打细作,对管理经营水平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很多粮食类农场的管理都比较粗放,短时间内转型既需要巨大的投入,又具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两种类型的农场收益都要取决于市场,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最终收益,稳定性不如粮食类,风险系数也高。因此,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转型举步维艰。

种粮成本高、效益低、转型难成了目前粮食类家庭农场生存下去的普遍难题,将严重打击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自信心。家住司徒镇下邳马甲村的马锁才,本是一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南京第十四研究所工作主持雷达设计工作。2013年,他怀着一腔热血,抱着满满的农民情怀回归丹阳老家租下1000多亩田地组建了乐天地家庭农场,现在却感觉有些骑虎难下。马锁才苦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种田是真的种不动了,收益太低,真的很想放弃。”田虽然仍在种,但已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好在他学历高,爱动脑,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硬生生地在荸荠机械发明上闯出一条门路来,可这是其他人不可照搬的。

调结构、深加工、拓宽市场是出路

市农委副主任吴志敏表示,现阶段我市家庭农场确实已进入一个瓶颈期,不单是粮食类农场,园艺类、种养结合类农场效益都大不如从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农资、机械、用工的成本逐年上涨,经营风险大,管理维护难,农场效益不高;二是贷款政策门槛高,额度有限,审批又严格,农村普惠金融的推进还不到位;三是农场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四是社会服务组织未能跟上。因此,家庭农场要想重获新生,就必须要突破这个瓶颈,虽说难度不小,但也不是没有路可走,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调整农场结构。有余力的粮食类农场可以尝试种养结合,但不是单一的稻虾共作或稻鸭共作,可以用不同的种养方式分散风险。也可尝多种类型相结合(如粮食+园艺,粮食+水产),前期可少投入,多尝试几种方案。技术上有难度的,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指导。

二是走深加工道路,提升产品附加值。园艺类、水产类、种养结合类农场都可以尝试,这仍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建议有余力的农场经营者尝试。

三是拓宽市场渠道。家庭农场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自身的销售市场。

巧转型、促增收、产业链延长初显成效

记者随后在采访中欣喜地发现,面对粮食价格走低、种粮效益大幅缩水的情况,我市一批家庭农场已积极调优种植结构,努力做好增收文章。

延陵镇延星村杨平家庭农场主史杨平今年在粮食种植的基础上,试种了2个大棚新品西红柿和21个大棚西瓜,取得了较好效益。在他的大棚内,一颗颗滚圆的西瓜用红色尼龙袋网兜包着,吊长在西瓜的蔓藤架上,很是让人喜爱。史杨平说,这一个个吊长的西瓜是他今年推出的一项创意,“采用这种方法,西瓜光照均匀,品质优口感好,吸引了城里市民前来观光、采摘。一亩大棚西瓜收入有10000多元,下半年,他还准备发展大棚草莓、红龙果等特色时新瓜果。通过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和乡村休闲观光游的融合发展。

姜爱芬家庭农场是我市注册成立的第一个家庭农场,也是我市首个以申请人姓名和肖像为农产品注册商标的农场主,目前,姜爱芬流转承包的土地面积已达800多亩,主要生产香血糯米、南粳5055等无公害优质大米。并且,她还在当地集镇上开办了我市种植业家庭农场中的首个直营店——“姜爱芬无公害优质大米直营店”。通过三年来的运营,她种植、加工的“姜爱芬”牌无公害大米已拓展到丹阳城区多个农贸市场及常州、苏州等地。此举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了粮食产业链,还增加了种粮效益。对于未来发展,姜爱芬准备将生态和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集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种植基地。

市农经部门有关人士指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生产关系,对提高现代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下家庭农场遇到的发展困境,如何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引导他们挖潜增效,从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调结构、促转型,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