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平:百善孝为先 我要成为后辈的好榜样

核心提示: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批评很多作为子女的,在父母生病后不尽心照顾,有的是敷衍照顾,有的甚至干脆不管了。

本报记者 菀滢 旦平 通讯员 杨钰琛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批评很多作为子女的,在父母生病后不尽心照顾,有的是敷衍照顾,有的甚至干脆不管了。兄弟姐妹多的,会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但是丹北镇尧巷村倪巷村的殷建平,则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无论是尊老爱幼还是邻里和谐,殷建平都是大家赞不绝口的榜样。

殷建平一家兄弟姐妹三人,他排行第三。在他出生的上世纪70年代,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殷建平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十分不易,所以感恩之情一直藏于心。日常生活中,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敬养老的优秀品德,是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贡献。

上世纪90年代,殷建平九十多岁的外婆身体不好,父母的年纪也大了,殷建平自告奋勇地挑起了照顾外婆的重任,他和妻子带着外婆辗转几大医院检查都没有查出病因所在。在此后的几年,外婆都在床上渡过,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他和妻子都是悉心照料,服侍老人,陪她安详地度过晚年。

除了日常工作外,殷建平将时间都放在了家庭上,在日常生活中,他很重视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父母聊天,带他们外出游玩。随着时间的推移,殷建平的母亲陈露娣身体也变得不是很好,殷建平便和兄弟姊妹一起带着陈露娣到处医治。有几次,情况危急,陈露娣进行了抢救,他便日夜守护,并为母亲寻找好的医院,积极治疗。母亲出院回到家后,殷建平更是照顾有加,无论是从冷暖穿衣还是三餐饮食,殷建平都会把母亲的事儿放在心上。

“百善孝为先,老人年纪大了,我们能服侍一天是一天,也是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殷建平说道。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殷建平的儿子殷小集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2016年9月份,殷建平的父亲在上海肿瘤医院被查出患有鼻癌,而后转院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上海住院期间,刚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殷小集主动要求去换班,在上海照顾爷爷两个多月。由于爷爷做完手术,无法咀嚼食物,只能吃些流食,每天殷小集都会把做好的食物,用搅拌机打碎,再用针孔通过胃管注射到爷爷的胃里,一日三餐,天天如此。“我的父亲是位教师,从小我也是受到他的耳渲目染,在他的身上学到的孝敬长辈、爱护小辈的品质,我会一辈子记在心里。如今,我也要将良好传统继续传承下去。”殷建平告诉记者,目前,两位老人身体都很不错,每个星期兄弟姊妹们都会回家看望老人,殷小集更是一有时间就会回家,陪爷爷奶奶说会话。

殷建平家庭兄弟团结、妯娌和睦,邻里关系处理得很不错。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感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爱兄弟姊妹,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记者了解到,在前不久结束的丹阳市最美家庭的评比中,殷建平家庭荣获了丹阳市“最美家庭”称号。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