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屋的家族历史

核心提示: 我家老屋坐落在西门外河阳朱巷村,二间一厢,二层带天井,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虽历经风霜雨雪,但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气质仍在,整座建筑展现着西门外乡村传统民居的风格和特点,渗透着厚重、稳健、规整、古朴的气息和韵味。

我家老屋坐落在西门外河阳朱巷村,二间一厢,二层带天井,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虽历经风霜雨雪,但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气质仍在,整座建筑展现着西门外乡村传统民居的风格和特点,渗透着厚重、稳健、规整、古朴的气息和韵味。

我家祖上在村上还算富裕人家,我的祖母在1915年生下我父亲后,祖父就在住房南侧合山墙又砌了现在的这幢房子,全村房子都是坐北朝南,唯有我家房子座西朝东,大概曾祖父、祖父是取“紫气东来”的涵意,村上人都称呼我们家族叫“东门里”。

老屋的建筑规格和质量较上档次,青砖灰瓦,砖木结构,木质楼板,梁圆柱粗,桁梁柱由榫紧紧衔接扣合,大门有牢固的内厅,大门路槛由整块石条雕凿而成,大门进去便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天井,天井南侧檐墙上有两扇花窗,左侧是由小青瓦组合成的12朵梅花图案,寓意“花开富贵”;右侧由四个“寿”字组成的窗棂,寓意“健康长寿”。历经百年,虽然有些脱落、斑驳了,但那蕴含的吉祥寓意却穿越时空,触及人的内心深处。

老屋在岁月的沧海桑田里渐渐苍老,但它却坚韧地挺起脊梁,为来自儒里寨桥的一支朱姓后裔家族避风遮雨,休养生息,提供人间烟火的最佳场所,成为朱巷村朱氏家族的一个幸福港湾,这是一个可以让朱氏后人的心落脚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寄托乡愁的地方。

朱氏后人一个个从老屋里走向天南海北,但他们的心最向往的地方仍是老屋。我虽在城里工作,但一有机会,就会骑上自行车回乡下老屋里坐坐,静静心。听听我那已90多岁的叔叔唠叨那些祖宗们的事儿,我也通过他的口头传播了解到祖宗在这方土地上勤劳生活、发家致富的奋斗经历。

父亲出生后,祖父建造了这座房子。父亲16岁时祖父送他到八里外的永家村朱炳儿家学木匠手艺,这个活儿既是体力活,也是眼力活,脑子要灵活,要有艺术想象力,经过多年历练,父亲成了当地一方有名的木匠,一边务农,一边靠一手好手艺养家糊口。怎奈命运不公,父亲英年早逝,给我们带来极其沉重的打击。为了生计,为了支撑这个家,年仅45岁的母亲在极度悲痛中走出来,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成了这老屋的主人,成了这个家庭中的主心骨。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她身上集中了许多农村妇女的优点,贤淑明理,勤劳俭朴,日子再苦再难都不退缩。她含辛茹苦把我们五个子女养大成人,个个培养成才,在家族中上孝下贤,得邻里称赞。

1987年6月22日,母亲在耗尽了毕生心血后离开了我们,顿时使我们失去了家的感觉,老屋的大门锁上了,再任我在门外喊,也喊不回我的母亲了,再也看不到母亲倚门而望的幸福情景了。以前回家,离老屋大老远就会大声喊妈妈,妈妈就会手牵着孙子孙女跑出来迎我,满脸欢喜,那时认为,妈妈会一直在老屋里幸福地等我,等我回来。

每年清明前夕,我总是先回家把老屋楼上楼下打扫干净,把父母的遗像擦试干净,等待兄弟姐妹前来祭扫父母,大家一回到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总是格外激动,总是深情地站在父母遗像前久久凝望深思,眼中噙满了眼泪,深深地鞠躬,感恩父母当年的养育之恩,一声声、一遍遍念叨前辈的恩德,然后带着纸钱到朱家祖宗坟山上去父母坟前去祭扫。

人是有根的,根就是老家,老家有老屋,父母不在老屋在,根仍在。

(本文获征文二等奖)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