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面子”

核心提示: 《水浒传》里有一回说武松很爱“面子”,读了县衙张贴的告示之后,知道山上有吃人的虎出没,本想转身回酒家,却因自己在山前跟店老板夸下海口,顾及面子,于是硬撑着上山。大概武松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能打死老虎,更没有想到自己因打虎而名扬天下。

■闫立新

《水浒传》里有一回说武松很爱“面子”,读了县衙张贴的告示之后,知道山上有吃人的虎出没,本想转身回酒家,却因自己在山前跟店老板夸下海口,顾及面子,于是硬撑着上山。大概武松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能打死老虎,更没有想到自己因打虎而名扬天下。

历史上,为了面子而丢掉性命的也大有人在,最典型的莫过于楚霸王项羽,兵败之后,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而死。所以说,国人爱面子,古已有之,什么“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士可杀,不可辱”,等等,一言蔽之,就是要是丢失了“面子”,还不如去死了。

关于“死要面子”的来历,还有一个掌故,据史料记载,三国时的孙策,勇冠三军,善战好杀,但他也是同时代标准的美男子,当时有人评价他“美姿颜”,就是说他俊美,身材高挑,是当时男人中的“大帅哥”。一次,孙策外出打猎,被许贡的门人射伤脸颊。医生贴了些膏药在他的伤口上,并嘱咐他千万不可动气,伤会很快好的。但偏偏他就是一个爱美的男人,按耐不住,偷偷拿镜子来照看,结果这一照把自己吓坏了,镜子中的自己太丑了,满脸膏药。于是,孙策大嚎:“面如此,尚能建功立业乎?”他这一嚎不要紧,用力过猛,加之心情为毁容的事忧虑而情绪激愤,结果把伤口崩裂了,流血不止,疼痛难忍,受了很多罪,几天之后便在自己抑郁和悲愤中去世,后来,有人根据这个故事造了一个词“死要面子”。

“脸”最初是指“颊”,约产生于魏晋后期,通常指女人目下颊上施粉的部位,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眉销残黛脸销红”,指的就是这个部位。“脸”在南朝时,还有另一个意思,如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说:“脸下泪如丝”,这里的“脸”指的是眼皮。随着时间推移,“脸”的语义渐渐扩大,跟我们常说的“面”的意思大体相同了。

其实“面子”之所指,不全是人的脸。人的喜怒哀乐、思想内涵、人格尊严、气质风度等,大都可以通过脸面表现出来。鲁迅先生曾说过:“面子,这两个字很容易懂,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林语堂先生也早就把“脸”做过精辟的叙述,他说,中国人的脸,可以洗,可以刮,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视为人生第一要义,甚至不惜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讲面子,爱面子可以说是人天生的一种本能,属于正常的心理需求,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度”。比如,有的人本没有经济实力与他人攀富比阔,然而为了“死要面子”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把自己比得昏头昏脑;有的人本无“后台”,因为“面子”,制造假象、四处吹嘘自己如何有能耐和本事;甚至更有人因为“面子”,自己犯了错误,还死不认账,即使当面被人揭穿也要死撑到底,来维护自己可怜的面子。

当然,面子问题不能看得太重,但也不能看得太轻。该爱面子的时候不爱面子,丢掉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是人格和尊严;把面子看得太轻,甚至不要面子,不是脊梁骨断了,就是骨头缺钙。晏子使楚,楚王见其身小貌丑,令其从小门入城,意欲辱之。晏子不卑不亢地说:“出使狗国,方能从狗门入”。一句话逼得楚王羞愧难看,下令打开大门迎接。晏子在这里保住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面子,重要的是保住了齐国的尊严,这样的“面子”不争行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面子里面有做人的准则和尊严,还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更有人格和国格,也可以说,有时候爱面子,也是一种知耻行为。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大面子要争,小面子却不要太计较,比如,朋友间交往,同事间相处,大可不必争来争去,而应以理解、谦让为本,有些事该忘记的就忘记,没必要弄清楚的事,就不要去弄清楚。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维护别人面子的同时,也是维护了自己的面子和善良。

世有荣辱正气,人有耻辱德性。做人既不能不顾廉耻,不要面子,也不要爱慕虚荣,死要面子,应该倡导“自尊、自立、自爱、自信、自强”,确立健康成熟的人格。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