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码字趣味浓

核心提示: 退休以后我时间充裕,曾跟人学打麻将,输了钱不说,麻将馆里的乌烟瘴气让人头昏眼花,呛咳不止。一次无意中看到丹阳日报有些退休老同志写的文章,忽感眼前一亮,脑洞大开,重新燃起了写作欲望。

王成川

退休以后我时间充裕,曾跟人学打麻将,输了钱不说,麻将馆里的乌烟瘴气让人头昏眼花,呛咳不止。一次无意中看到丹阳日报有些退休老同志写的文章,忽感眼前一亮,脑洞大开,重新燃起了写作欲望。

多年前在机关写文章是配合工作需要,也时常有图文见于各报刊。前年下半年刚开始码字时,写了五十多年前刚工作时的回忆录,很快被《银潮》杂志采用,并刊登出来。去年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相继写了《好习惯与文明》《有感于红衣少女乐为老人义务剪指甲》《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等稿件后,均被《丹阳日报》刊登。

前不久在社区办公室看到一份《镇江日报》,我回家随即按照邮箱发了两篇相关稿件,不到十天我写的《封缸酒的传说》和《一瓶难求的年代》稿件,又被刊登,心生欢喜。

心中有感写写稿,闲来无事看看书。网上的书籍应有尽有,我主要选看朱自清、余秋雨、余华等名人写的散文,希望能给自己充电,增加文学修养。与此同时,去年十一月开始也常浏览一些网上文苑的作品,并投稿参与,看行家高手如何修改我的文章,从中汲取他们的长处。

儿时在贤桥脚下度过的童年记忆犹新,贤桥的传说,小时在河中洗澡,摸河蚌,打水仗,钓鱼卖,隔河听对岸万泉楼茶馆说书,桥下清清河水随风荡漾,桥上各种时令农产品交易声此起彼伏,热闹兴旺。此内容稿件不仅被《丹阳日报》大幅刊出,还被《新长江文学》登在头条,引起了丹阳人的共鸣。很多人闻讯还要我专稿给他,有些人还专门转发微信朋友圈和在外地的亲友阅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小区内一邻居还收到南京亲戚发的文章,深深感谢我带给他童年的美好回忆。

自从写稿近两年,我的稿件已被杂志和《丹阳日报》《镇江日报》采用,网上文苑近半年用稿二十多篇。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写稿弘扬了新人新事,畅叙了对生活的感悟,也把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留下记载,老来活得充实,日子过得有趣。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