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门外架心桥

核心提示: 可能有的老师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班内孩子犯了错、考砸了,打电话叫家长来交流,家长就是不来,每次为这样的事挺郁闷,总觉得自己是白起劲。那么如何使家长不再逃避,愿意与我们交流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蒋墅中心小学 高腊凤

可能有的老师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班内孩子犯了错、考砸了,打电话叫家长来交流,家长就是不来,每次为这样的事挺郁闷,总觉得自己是白起劲。那么如何使家长不再逃避,愿意与我们交流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我们这里的孩子大多来自外地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识字。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无法指导,是非常无奈的。所以,平时我要求家长按照家作要求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家长都是签名了事,并未能真正检查到位,因此,经常有一些同学不能及时完成。作为老师的我觉得家长不负责任,可家长也觉得苦闷,自己不识几个大字,孩子的作业已无能力检查,老师找家长次数多了,矛盾越积越深,家长破罐子破摔,选择了逃避。

其实与其请家长来,不如教师去家访,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时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更要及时去家访,在家长面前表扬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这样的“三尺门外”交流,必将架起你与家长的心桥,教育也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现在带的班级外地的孩子比较多,重男轻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一位父亲只为儿子交了钱,而不同意女儿参加,因而女孩子就有了情绪。面对这个问题,我通过上门家访,与她家长进行谈心,终于使其改变了思想观念,同意两个孩子去参加。所以,要想家长配合教师搞好孩子的教育,改变家长思想观念是很重要的。

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寄予的厚望。特别是对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我愿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与家长架起心桥,共铸孩子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