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藕籽往事

核心提示: 1961年我国遭受全国性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农民种粮绝大部分歉收,甚至绝收。国家物资供应相当匮乏,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粮油、副食品、布匹等全部定量计划供应,大家吃不饱、穿不暖,几乎人人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但老百姓毫无怨言,千方百计渡过难关。

■石生根

1961年我国遭受全国性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农民种粮绝大部分歉收,甚至绝收。国家物资供应相当匮乏,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粮油、副食品、布匹等全部定量计划供应,大家吃不饱、穿不暖,几乎人人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但老百姓毫无怨言,千方百计渡过难关。

那年老百姓流传一句顺口溜:在家饿得慌,不如到外找食粮。

金秋十月,阳光灿烂,秋高气爽。练湖农场上千亩藕塘里的藕已被农民收理完毕。有人传出藕塘里还有不少藕籽无人问津。此消息一传二、二传三,很快传播了整个丹阳城,每天都有上千人蜂拥到练湖农场挖藕籽。星期日我从大学回来休假时,闻讯也加入了此行列。清晨八点多钟,藕塘里已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齐上阵,热闹非凡。我们赤着双足,面朝污泥,背朝天,用铁锹挖污泥取藕籽谈何容易?要挖数十锹才能见到一粒藕籽,偶尔运气好的时候,一锹就能挖到10多粒藕籽,碰巧的话,还能挖到断头藕。挖藕籽全是力气活,不一会儿,大家累得汗流浃背,大汗淋漓。小伙子们脱光上身,赤膊上阵。大家在一起边干活边谈笑风生,洋溢着一派欢声笑语。不知谁高唱,“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的歌曲,大家也跟着唱了起来,嘹亮歌声响彻云霄,在空中久久回荡……

正当大家在欢乐的歌声中,热火朝天干活时,有一个白发苍苍的瘦小老妪突然“哎唷”一声滑倒在污泥中,“呜呜”地哭出声来。一人有难,众人相助。几个小伙子见状立即上前相助,将老人搀扶起来,帮助老人脱掉沾满污泥的外衣,并将老人抱上岸休息。大家见老人袋子里的藕籽寥寥无几,就你一把,我一把,将藕籽送给老人,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到了中午,大家不休息,肌肠辘辘地就用洗净的藕籽充饥,一直干到夕阳西下才收工,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已是夜幕降临……

时光流逝,弹指一瞬间。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渡难关,为国解难,为党分忧,已成为人们历史的记忆,也成为我们一辈教育子女极好的教材。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