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奇遇让他与“反体”书法结缘

坚持练习三十年,如今希望能有人把它传承下去

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了司徒镇丁庄村毛祝庭老人的家中。一见面,记者似乎就能“嗅”到老人身上的文雅气息,虽然身在乡村,但老人的穿着却颇有腔调,举手投足间更像位“隐士”。不过,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装修一新的家中,老人却连一个像样的书房都没有。“我不是什么书法大家,有一套文房四宝、一张桌子就够了。”毛祝庭笑着说道,“平时我就在客厅的餐桌上写写字。”

本报记者 马骏

记者 马骏 摄 

说起毛祝庭,司徒镇丁庄村几乎人人皆知。大家都说,他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因为身体康健,大家都不敢相信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提起这位村里的“高龄才子”,村民们立马就会竖起大拇指。然而,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有一手不错的“反体”书法,但他究竟是如何学会的,却很少有人清楚。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了司徒镇丁庄村毛祝庭老人的家中。一见面,记者似乎就能“嗅”到老人身上的文雅气息,虽然身在乡村,但老人的穿着却颇有腔调,举手投足间更像位“隐士”。不过,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装修一新的家中,老人却连一个像样的书房都没有。“我不是什么书法大家,有一套文房四宝、一张桌子就够了。”毛祝庭笑着说道,“平时我就在客厅的餐桌上写写字。”

一段奇遇,让他与“反体”书法结缘

说起与“反体”书法结缘,那还得追溯到三十年前。毛祝庭告诉记者,三十年前,有一次去常州办事,在一个公园里,他偶然看到一位老者旁若无人地在写毛笔字。“我当时很好奇,就走上前去看,结果一个字也没看懂。”毛祝庭说,自己当时虽然只是砖瓦厂的工人,但却对书法比较感兴趣,可眼前老者写的字却并非自己所知的任何一种字体。就这样,毛祝庭耐心地在老者身边站了足足一个小时,等老者写完后,毛祝庭才恍然大悟,这是一种“反体”书法,在纸的正面写完之后,要从反面看才知道写的是什么。

面对毛祝庭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以及想要学习的恳求,老者并没有答应或者拒绝,而是用“反体”书法写了一首《枫桥夜泊》送给他,并对他说:“如果有缘再见,一定教你。”回家后的毛祝庭辗转反侧,整天盯着那首诗琢磨。整整7个月,拜师学艺的念头在毛祝庭心中深深地扎了根,“我一开始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老人家婉拒的礼物而已,但越想越觉得,老人选择这首诗应该有深意。《枫桥夜泊》是作者张继在苏州城外写的,我就想着,也许老人会在苏州出现。”凭着一腔热情,毛祝庭就去了苏州,希望能遇上那位老者。没想到,他的这一猜测居然是正确的,毛祝庭到苏州后,在人民公园奇迹般地邂逅了那位老人。“在人民公园里,我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位老人,他也一下子就认出了我,于是当场便同意教我了。”毛祝庭说。

执着三十载,“反体”书法成老人养生“法宝”

说起“反体”书法,毛祝庭表示,这种书法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可以这么说,这种书法入门比较难,掌握了方法之后就比较简单了,不过,要想写得好,那还是得下功夫。”毛祝庭说,“这种书法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天赋,但仅有天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得骨子里喜欢这种书法才行。”

对于毛祝庭来说,坚持练习“反体”书法三十年并不是想要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而是为了健身。“在写这种书法的过程中,大脑要一直去思考,身体也要动,让我身心都得到了锻炼。”毛祝庭说,自己原先身体并不是太好,也许是多年来一直练习这种书法,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好。可以说,“反体”书法成了毛祝庭的“养生之道”。

老人有个梦想,希望“反体”书法后继有人

毛祝庭说,“反体”书法的历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这种书法并非传统书法,而是一种特色书法,其使用领域也仅限于刻字刻章,但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字艺术。“以前,我还经常去上海、北京等地与各类书法爱好者沟通交流,我所练习的‘反体’书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不过,与传统书法相比,这类书法如今是越来越受冷落了。”毛祝庭表示,他师父只是称自己为“民间艺人”而非书法大家,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只能算是老年书法爱好者吧。虽然如此,但整整三十年,“反体”书法深深地影响了毛祝庭的人生,他对这种书法更是有着别样的情愫。“当年,我就是觉得物以稀为贵,因为少有人问津,所以我才对这门书法艺术有更大的兴趣。”毛祝庭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这种书法能够后继有人,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它,把它传承下去,毕竟这也是一门宝贵的书法艺术。”说着,毛祝庭摆好笔墨纸砚,用“反体”书法写下了“美丽丹阳”四个字。

如果有人愿意跟毛祝庭学习或是交流,可以拨打记者电话13646139435联系。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