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佬的往事

核心提示: 旧时年里,有一种民间老行当叫送春,也有叫唱春。这些送春人在旧时被称为“送春佬”。送春佬在旧时岁月中,可算是低人一等的行当,靠送春苦手艺在民间混口百家饭吃,说穿了是为了生计,被迫无奈才走这条路。

■龚小勤

图为唱春艺人和使用的道具

旧时年里,有一种民间老行当叫送春,也有叫唱春。这些送春人在旧时被称为“送春佬”。送春佬在旧时岁月中,可算是低人一等的行当,靠送春苦手艺在民间混口百家饭吃,说穿了是为了生计,被迫无奈才走这条路。

送春佬吃的是斋口饭,跑百家门,靠送春混光阴度日。但送春佬有师傅传授,也要拜师学徒才能入行。一般学期为一年,看你的悟性高低决定你的命运,旧时没有正本唱本书,都是师傅口传死记硬背送春调。送春调7个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段,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确实不容易。师傅先难后易地传授,如孟姜女哭长城12段、十张台子也12段,考验徒弟记性、耐心和悟心。那时学送春,还有唱锡剧调的。师傅看徒弟天赋好,又聪明伶俐的,会精心教,会提前带出门实习,师傅在前领唱,徒弟在后和着唱,只要师徒俩唱出的送春调合调、句句押韵,那就证明徒弟功课到家了,可以提前出师,单独去闯社会。

旧时送春佬在正月初头里就出现了,有年纪大的,也有年轻的,男多女少,常在乡镇间走村串户。他们不要什么行头,只要备一面小铜锣,一支送春板,一只布袋。出门送春时肩挎自制布袋,左手拿小铜锣,右手拿送春板。走街串巷说唱时,只要敲响铜锣,人们就知道送春佬进村或进门了,挨家挨户唱的全是吉利话、恭喜发财等众人爱听的内容。

旧时送春佬进人家门讲规矩,如果大门开着,可直接唱进去,如碰到这家有几道门才到正房,那送春佬必须进一道门唱一段,否则就坏了送春规矩。如这家门虚掩着,肯定有人在家,送春佬只好在门口边敲边唱,等到人来开门才可进。一般进门头一段唱:“踏进府门步步高,恭喜你家大发财,子孙满堂代代传,荣华富贵幸福来。”有人喜欢听唱,有人见之厌烦,还没唱完一段就给馒头糕打发去下一家,接着唱:“得过龙头拐个弯,隔壁又是发财人,恭喜发财新春到,人丁兴旺万万年。”

如这天刚巧到这家门口见这家有人做寿,一打听是老者过八十岁大寿,送春佬唱:“铛锣一敲响当当,家有寿星坐高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如无人理睬,送春佬可直接闯入正堂,一阵有节奏的铜锣声后唱:“铛锣一敲响当当,子孙满堂福寿高,家有百岁老寿星,福星高照富贵门。”此时主人家才出手,给些年货让走人。

转过身敲了几家,又见门口贴着大红喜字,这家肯定不是嫁女就是儿子结婚,送春佬到门口唱:“门口贴着红双喜,嫁女聚媳双喜门,一对鸳鸯百年合,生个儿子状元郎。”这是一语双关,即使唱错,主家也不会讲什么。到集镇开店人家唱,好唱些,因为大家都开店,可唱:“铛锣一敲响当当,双店开在好地方,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滚滚达三江。”到另家,只要翻第二句,只要不脱离财、利、金、恭喜、吉祥等,主家是欢迎的。送春佬送春除无正本唱本外,大多自编自唱,见什么唱什么,只要唱得得体、押韵,主人听得欢喜,这就看送春佬有无本事了。所以旧时的送春佬还是被民间尊重的。

送春佬上门送春,主家还是很慷慨,基本听你唱一段后就打发你走了,大多送的是两个馒头一块糕,有的一条红纸糕,有的是送两支烟,外加红纸包小钱,有的人家不懂送春佬规矩,把东西直接放到送春佬的铜锣上,送春佬只好按规矩,先用送春板放在东西的上面压一下,才算送春的。有的内行人家等送春佬唱后,把送的东西放在台角上,看其懂不懂规矩。送春佬见状,就不能马虎行事,得按规矩办事,左手托着铜锣,右手握着送春板,慢慢走到台角处,用送春板慢慢地把东西拨进锣里,不能用手拿,得转身到门外,才可用手抓进袋里。主家也很满意,一看就知道送春佬是内行,送春佬心知肚明,这家也是内行或是科班出身的唱春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送春佬曾风行一时,兴旺过一个阶段,后因这行当无人接班,老的归天,小的不肯学,如今送春行当基本绝迹。其实送春佬送春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送春也有送春的好处,在节日里能增添节日气氛,让人感到愉悦。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