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这位农民自掏腰包300多万,7年建12家公益剧院,只为“春风化雨”催动“民风向善”

核心提示: 在江苏如东县有一个“赵家剧院”,这是剧院演员自编的唱词。它是当地富起来的农民赵亚华自发创办的,7年砸进去300多万元只为“丰富父老乡亲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九大传佳音,精准扶贫暖人心;虽说中央政策好,但咱不能等靠要;不悲观不失望,同心同德奔小康……”在江苏如东县有一个“赵家剧院”,这是剧院演员自编的唱词。它是当地富起来的农民赵亚华自发创办的,7年砸进去300多万元只为“丰富父老乡亲的精神文化生活”。

“赵家剧院”起码有三点不寻常:它是公益演出不收取门票,它寓教于乐不低级趣味,甚至还对行动不便者来回接送。去年,赵亚华还把分院开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河北阜平县。如今,从江苏如东到河北阜平,两地12家“赵家剧院”累计演出上千场,入场观众10万余人,给两地的农民送去了欢声笑语,也送去了良风正气。

62岁的老赵,入党20年来屡屡被评“优秀党员”,也因为在公益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获评“中国好人”。为了开办剧院,他苦心经营的四座加油站卖掉了两座。对于家人,他说:“可能我没有更多的金钱留给他们,但我从事的公益事业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公益剧院连开12家,只为春风化雨

赵亚华本是如东县曹埠镇冯桥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一直以种地和经商为生,近些年靠着开办加油站渐渐走上了致富路。老赵发现,因为镇上缺乏公共文化场馆,人们想看场电影听个戏都得跑到县城,路途远不方便,人无事则生非,一时赌博风行,乡邻纷争也多,他就想着办个剧院请大家免费看戏,通过节目传递好声音,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移风易俗的目的。

7年前的这个时候,赵亚华用5万元流转了两亩蚕桑地,又花20多万平整土地、搭建彩钢棚、购买音响等,还得四处招募能歌善舞的群众演员,剧院张罗起来,他自己也几乎场场上台。“当时条件比较简陋,彩钢棚里冬冷夏热,2011年8月份刚开张时最多也只能容纳200来人,但是看得出来群众的热情挡不住。”

2015年初,老赵的做法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在镇政府斡旋下他出资240万元在上漫社区买下一幢房子作为新剧场。随着剧场设施的改善,演出的节目除了杂技、魔术、小品、歌曲外,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家风家训、致富门路等等也经过包装搬上了舞台,场场观众能达到1000多人。记者采访发现,“赵家剧院”已经成了当地响当当的文化符号,提及“赵家剧院”真正家喻户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老赵不满足,他要把剧院开到更大范围,惠及更多乡里。他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短短几年时间,“赵家剧院”先后在大豫、马塘、新店等镇开设了7家分院。2013年元旦前夕,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后,甚至产生了将“赵家剧院”开到那里的想法。这个想法在去年变成了现实。

“山里的百姓缺乏文化生活,一有空就坐下喝酒打牌,他们需要我。”去年上半年,赵亚华多次奔赴阜平县平阳镇找各村商谈。起初,他的美意并不被理解,甚至有人把他当作“骗子”或是借助剧院搞推销。“当我拍着胸膛说,我开剧院一律免费演出、一律不做推销,这才赢得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认可。”不出半年,“赵家剧院”在平阳镇陆续开出5家分院。2017年10月6日,首场演出就吸引了十里八乡千余名村民,一些有文艺特长的老乡更是自告奋勇上台,原计划两个小时的演出硬是加演了一个半小时。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如东还是阜平,“赵家剧院”对周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还进行免费接送。“只要拨打公示的手机号码,我们就安排来回接送。”老赵说。

  给人勇气给人力量,催动民风向善

开这种只烧钱、不赚钱的剧院,而且从老家开到了省外,一下子开起12家,赵亚华的事迹为常人所不解,有人戏称他为“赵神经”。

同在曹埠镇,年过八旬的杨本仁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名人,他曾义务为人调解纠纷30年。杨老笑着说,如今“赵神经”的名声已经超过他了,这是为何?原来,“赵家剧院”开张前,人们有了纠纷找他调解的多,自从剧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教人向善后,他就“没有事干好退休了”。

聊聊几句戏言却道出了“赵家剧院”给当地乡风民风带来的变化。用曹埠镇党委书记缪锐的话说:“‘赵家剧院’不光是满足了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了党和政府宣传政策法规的新阵地,比如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秸秆禁烧等方面就出了不少老百姓看得懂、听得进的小品,看着笑着,党的政策、政府的要求就在农村落了地。”

人到中年的龚杰能唱能跳,在加入“赵家剧院”群众演员前曾经历过一场人生低谷。因为嗜赌,他曾输掉十多万元,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正是因为在“赵家剧院”看了几场节目受到感染,龚杰痛下决心远离赌桌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家里又重新传出了欢笑,他也加入了老赵的公益演出事业。有时他也把自己的故事编在节目里现身说法,劝诫那些迷路人。

在阜平县平阳镇,30多岁的刘丽华家境困难,丈夫身体不好,三个孩子上学,家庭不堪重负,夫妻俩为此闹了不少矛盾。“恰巧看了‘赵家剧院’的演出,让我戏里戏外对生活有了奔头,党和政府正在抓扶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不让我们一个人掉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悲观失望呢?”刘丽华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透露,就在春节前送丈夫学习驾驶,“拿到驾照后,老公就有事做了,现在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和以前大不一样,相信日子会好起来的。”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误入歧途的农村青年,受到“赵家剧院”普法宣传的感召后走上了正途;有不愿赡养老人的子女,看到“赵家剧院”家风家训的节目后和老人住到了一起;有无所事事的村民,在“赵家剧院”的感召下学上了一门手艺;一些靠种地为生的村民,在观看了“赵家剧院”致富节目后搞起了副业生产……

演出潜移默化,努力没有白费,看到一人一事的改变,看到社会风气的点滴改善,老赵受累的心里充满了欣慰,不过这距离他的理想还有不少差距,他还要继续在公益演出的路上走下去。(王继亮)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