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农行:深耕普惠金融 心系民计民生

核心提示: “今年,我们要结合自身优势,在普惠金融上继续深耕细作,适应新金融发展形势,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三农’的能力。”提及2018年面临的新任务,丹阳农行行长刘烈荣成竹于胸。

本报记者 嘉瑛 通讯员 华元成

“今年,我们要结合自身优势,在普惠金融上继续深耕细作,适应新金融发展形势,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三农’的能力。”提及2018年面临的新任务,丹阳农行行长刘烈荣成竹于胸。

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2017年,丹阳农行各项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17年末,该行人民币个人存款新增7.25亿元,个人资金和个人存款新增系统、同业双双领先;全年累计新投放项目贷款10.33亿元,新投放小微企业贷款7900万元,个人房贷净增3.38亿元,全市第一;成功落地全省首批“苏担通”贷款;发放全市首笔“金政通”;与经济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政企三方联手合力做大“政府金融”、“平台金融”,持续加强农村信贷金融服务,依托政府增信机制,推广“苏科贷”等新服务;签下全国农行首笔私人银行“千万保单”;网络金融快速发展,在眼镜市场入驻“农银e商”平台;成功堵截各类电信诈骗和外部风险事件12起,金额120余万元;两名员工受到镇江市公安局和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表彰;该行还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丹阳市文明行业”。

2018年,结合党的“十九大”和今年一号文件精神,丹阳农行致力于新时代金融创新精神,注重深耕农村做实普惠,情系“三农”服务民生。

据介绍,在服务“三农”方面,今年丹阳农行将再出新招。该行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机遇,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完成“一县一方案”编制工作,以科学规划引领县域业务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三农”高级顾问队伍的选聘工作。加快构建“互联网+农村金融”新型服务体系,提升县域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三农”基础金融服务向线上移植;强化电商金融服务支撑,做大农村电商流量。积极拓展“大新特”三农金融服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供金融支撑。主动做“大”。抢抓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生态宜居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等机遇,支持一批市场化运作、具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涉农重大项目,择优支持县域骨干企业转型升级、重点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力做“新”。围绕县域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批量贷款。积极做“特”。深入挖掘旅游产业链金融需求,推动支付结算、商户收单、批量发卡、消费信贷等零售服务发展。积极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加快与政府共建推广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同步推进“村务卡”等项目。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今年,该行将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抢抓重大战略、重大客户和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市委、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贯彻落实,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基础设施等优质项目融资支持。围绕丹阳“十三五”重大项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积极对接契合上级行信贷投放导向的项目,持续做好项目滚动储备,加快信贷有效投放;推进小微贷款战略转型,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尤其是重点、双百工程、“单打冠军”企业;推进“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探索小微企业批量获客、高效运作;持续深化落实“丹微贷”创新服务,深化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依托相关信息平台采集数据,通过现代物流企业延伸拓展小微企业,着力推广“数据网贷”等服务。增强上市公司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及时掌握辖内企业上市与转板进程,绘制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生态圈金融图谱,以上市公司特色化和个性化金融需求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在服务民计民生方面,今年,该行将强化互联互通,全力推进渠道提升。加快线上业务发展,扩大线上服务流量;加快推进客户转型、业务转型、网点转型;加快“金穗惠农通”服务点转型升级,打造农民家门口银行;推广“惠农e贷”、“惠农e商”和“惠农e付”;围绕“农村电商”热点,打造支持县域电商化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三农”互联网金融亮点。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