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丹阳人家娘舅地位为何高?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丹阳人乃至江南广大地区的人们都视娘舅为尊。“天大地大,下来就是娘舅最大”。

■吴志阳

长期以来,丹阳人乃至江南广大地区的人们都视娘舅为尊。“天大地大,下来就是娘舅最大”。

在丹阳众多的习俗中,娘舅是个重要角色。丹阳人历来尊重女性,感恩母爱。作为“娘家人”,娘舅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威不容挑战。因此,丹阳人常把毋容置疑和反驳的观点、要求,称之为“娘舅家理”。

由于地位特殊,因此娘舅也就成了调解家庭矛盾、解决家庭纠纷的重要人物。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连清官都解决不了的家务事,娘舅出面,矛盾和纠纷或许就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娘舅说话水平都很高,处置矛盾和纠纷的能力都很强。关键是娘舅要有一颗不偏不袒的公平心,以及外甥对娘舅必须有的敬畏情。

在丹阳的农村家庭中,兄弟分家,父母一定得请来娘舅主持公道;夫妻闹矛盾,娘舅是主要调解人;已婚女性在婆家受了委屈,不管是丈夫给予的,还是家族长辈施加的,往往会搬来娘舅当“娘家人”;子女不孝或母亲受到伤害,那更是娘舅必到、必管了。娘舅一表态,外甥们想得通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

遇到红白喜事,娘舅可是举足轻重。

外甥结婚。按照旧规矩,娘舅要尽可能晚到,以显示娘舅的尊贵。酒宴中,新人敬烟敬酒得先敬娘舅。娘舅的祝福红包,要比任何亲戚的都要重;宴席进行中,后厨还得给娘舅提热毛巾,娘舅得施红包予以答谢;酒宴结束,娘舅要尽可能晚走。原因是,所有的客人都以娘舅为基准,娘舅起身离席,其他客人就不能再吃,得离席告辞。所以娘舅会照顾其他客人,让他们都尽量吃好喝好了,方起身离席。

白事的讲究就更多了。萱亲(母亲)去世,外甥要在第一时间披麻戴孝去娘舅家告丧(拜信)。到了娘舅家不能进门,跪在门外,等待娘舅搀扶后,方可起身进屋;娘舅要为姐妹去世置办“祭担”。俗话说“千担万担不如娘家一担”。入殓(下世),娘舅不到不能入殓。入殓仪式中,娘舅(娘家人)一行到了,会在村口鸣放鞭炮,以示告知。外甥听到鞭炮声要立马带领媳妇去村口跪拜迎接。经娘舅亲手搀扶后方可起身。如外甥不孝,没有善待母亲,娘舅会故意推迟搀扶,以示惩罚。娘舅家挑来的“祭担”要放灵堂主桌。入殓时,“老衣”穿戴完毕,八仙(主事殡葬的8个人)要请娘舅检查穿戴和遗体摆放的位置是否周正。整个殡葬过程中,娘舅有权对老衣、棺椁或骨灰盒提出要求。丧家须无条件按照要求积极办理。更为甚的是“犯人命”。如姐妹突然因故(受到虐待、含恨含冤)暴亡。娘舅可为死去的姐妹在临终最后一场,聚集众族亲向夫家讨还公道。这就是丹阳丧葬习俗中的“犯人命”。这种情况下的娘舅,就更难“伺候”了。轻者,娘舅会提苛刻要求;重者,娘舅可聚众砸烂居室家当,以泄怨愤。所以,在旧社会,一旦“犯人命”,那个家庭没有百十年的努力,很难重振家业。

如果说父母是天,那娘舅就是为父母荡尽冤屈、伸张正义、替天行道的天的使者。这些习俗,虽然有的已成过去,但它昭示人们,要懂得感恩,行孝尽孝。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