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北种田大户期盼农机有个“家”

核心提示: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规模利用农机作业。

本报记者 蒋须俊 束旦平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规模利用农机作业。现今,一些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几乎都拥有了几台、十几台甚至上百台农机,而且数量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大型农机具的存放也成了令人关注问题。

建设农机库房,成为大户的一块“心病”

8日上午,记者在丹北镇采访了解到,一些种田大户的农机具没处存放,只能将农机具露天放置在外,任凭风吹雨淋,已经成为当地粮食规模经营户们发展的“烦恼”,建设农机库房也成为他们的一块“心病”。

“我这8台农机,全部都‘丢’在门口。”丹北镇常兴村种田大户陈祖将告诉记者,他承包了600亩农田,投资数十万元购买了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等农机具,因为没有存放的库房,只能将这些农机具露天停放,十分心痛。

今年48岁的陈祖将老家是安徽马鞍山,1997年便来到丹北镇常兴村承包农田。他告诉记者,农机具有个特点,就是使用的季节性非常强,用的时间较短,放置的时间较长,而且,农机具特别怕日晒雨淋,一生锈基本就“废”了。“作为二手机具转让时附加值不高,售价也会降低。”所以,买农机就得建配套库房。当记者问他为啥不自己建一个农机库房时,他说,能建个库房那是最理想的,农机太想有个“家”了,可是想盖却没地方,占用农用地不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所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协调下,帮我们解决这块“心病”。

“之前我为机库一事找过当地村组干部,他们也想办法给我找了一个闲置空房。”陈祖将说,因为没有专门的机库,就只好找村里的农家小库房或一些小厂房,趁人家不用的时候,就借库房暂时使用,小一点的库房就塞一两台农机,大点的就塞个四五台,其余的还是要放在露天。如果遇着库房主人要用仓库,他们的农机就不得不“打打游击”,换换地方。

因为缺少库房,农资也没有地方堆放

在丹北镇滨江村承包了400亩农田的乔井德、乔克群父子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们看来,农机具由于缺少存放的库房,一直放置露天,每年不仅要多花费3000~5000元的维修成本,还加速了农机具老化,有时还会遭受损坏或被窃,进而间接增加了农田的种植成本。“不仅是农机没处停放,就连种子、化肥也没有地方堆放。”乔克群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道,今年他家的水稻收益还不错,亩产量达到1100斤,但由于没有农机库房堆放,我们就只能在潮湿稻谷收割下来后以每斤1.35元的价格进行售卖。“有机库的话,还能摆一摆,等粮食价格上去再进行售卖。”对于下一步打算,乔克群告诉记者,他打算扩大规模,走大米深加工之路,同时申请自己的商标,提高大米的附加值,但眼下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库房进行储存。

种田大户们向当地的相关部门申请建设农机库房,但往往受制于“用地”,而得不到批准。对此,记者采访了丹北镇农服中心主任朱国星,他告诉记者,在丹北镇承包农田50亩以上的种粮农户有120多家,大部分的种田大户的农机都露天摆放,这个现象他们也比较重视,多次进行讨论,由于涉及国土、农业、建设等多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基本农田用地有相关文件的要求,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解决机库用地难,还需合理规划建设

如何解决机库用地难,大型农机无处存放的难题?市农机化办公室有关人士认为,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推进,农机装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农机库房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当下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大、建设用地尤为紧张的情况下,让每个种田大户都通过临时农业用地的形式建设农机库房显然不大可能,关键是要因地制宜,以扶持农机合作社项目实施为抓手,将农机合作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通过连片集中的形式,积极建设标准化的农机存放场所。目前,我市不少行政村大多拥有闲置空房等资产,可以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空房等场地,合理规划建设和改造若干个区域相对集中的大型农机库房,把当地和周边种田大户、家庭农场购买的各式农机具进行集中存放、管理和维修,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农机库房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能通过集中保管适当收取一定费用来增加村级收入,实现双方共赢。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