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产业强市战略导向

——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核心提示: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领跑镇江、争先苏南,坚持产业强市、创新转型,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是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今年发展的目标总定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强市”是根本、是基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领跑镇江、争先苏南,坚持产业强市、创新转型,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是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今年发展的目标总定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强市”是根本、是基础。

实体经济是丹阳经济之本。2017年,我市预计实现GDP126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抵扣占镇江近四成,工业用电增幅镇江排名第一,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4%……一系列数据表明,在政府、企业、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市实体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产能,经济质态实现了新提升。但纵观全市,当前,我市制造业仍集中在“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规模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同时金融风险仍然存在。要化解这些问题,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产业强市战略,聚力深耕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突出产业强市,必须构建强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发展之要、强市之基。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说,在我市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根源还在于产业结构不优。对我市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产业强市,不仅要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更要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并加快发展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产业强市,必须聚力深耕先进制造业。

我市靠制造业起家,制造业是我市经济的命脉,但一定程度上也是短板,短就短在制造业层次和水平还处于中低端、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还不够。要突出产业强市,必须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掀起抓项目、谋项目、引项目的新热潮,加快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推动园区载体提升,围绕资源集聚、要素整合,加快重点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园区经济贡献率,使园区成为丹阳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突出产业强市,必须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推进产业强市,广大企业是主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首先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为企业发展明导向、优环境、提信心。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始终把企业家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最高贵的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要全力优化金融生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金融环境由面上稳控向质态优化转变。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