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吕城的灯笼

核心提示: 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编修的《丹阳县志》第二十九卷“风土”章节中,曾提及“吕城土制的纱灯笼有名”。它作为丹阳的土特产列入古志。追溯吕城的灯笼为何有名气,是有一番道理的。

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编修的《丹阳县志》第二十九卷“风土”章节中,曾提及“吕城土制的纱灯笼有名”。它作为丹阳的土特产列入古志。追溯吕城的灯笼为何有名气,是有一番道理的。

灯笼,是古代照明的必备用品,品种很多。有街市店面门口夜晚招徠顾客的大灯笼,常在灯上写有店号,如“天宝堂”、“宝丰酒店”、“美容轩”、“悦和茶社”、“杨源昌”等;有的在各姓氏祠堂大门悬挂堂号灯笼。如“余庆堂”、“尊训堂”、“报本堂”、“见龙堂”等。这种灯笼除在祠堂门口挂有特别的大灯笼外,各户都配有自己姓氏的小号灯笼,过年过节悬挂在自家门口,平时用于夜晚提灯走路照明。

吕城制作的灯笼除了有以上正常的用途外,还有其特殊的销路。

一是喧染古镇的街市繁华之用。清代道光年间诗人黄之晋在《吕城杂咏一百首》中写道:“两堤灯火市商铺,中有条条巷达衢,一宅十年三易主,依然弄以某家呼。”可见古代吕城的繁华与灯笼普及有很大关系。

二是演出、集会、迎驾用灯。黄之晋的诗中云:“曝背邻翁话旧咍,道曾数见六龙来。繁华景象昇平乐,一路灯棚花戏台。”并注脚“俗以演剧处张灯为花戏台,闻乾隆南巡迓跸(迎接帝王出行)最繁盛云。”

三是运河上吕城闸墩关闸,官船民舟停泊用灯。漕运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运输线,古运河丹阳向东地势高亢,势若建瓴。水浅易泄。每当低潮枯水季节,河水枯浅,舟楫难通。自唐代末期,吕城设置拦河闸,北宋年间将单通闸改为复式闸,以阻拦运河之水东泻而利漕运,清雍正四年(1726年)将旧闸改建正、越两闸。每到枯水期定时关闭闸门,所有舟楫在闸的东、西两边停泊,以利西段由练湖放流的水源积蓄,到了三五天后,西段水到达一定的水势,再开闸让停泊的船楫东行西运。一两天后再度关闭闸门。因此每当关闭闸门,吕城运河边停泊的船楫可达数里之长。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当年曾阻舟吕城。写了一首《过吕城闸咏》:“泊船到得暮钟时,等待诸船不肯齐,等得船齐方过闸,又须三鼓到荆溪。”像这样的古代名家诗人写吕城的诗词有多首。停泊期间,官船民舟上的人只能上岸商贸,繁荣了吕城的市场经济,而购买夜晚的照明灯笼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黄之晋吕城杂咏为证:“剪绒山水贴层层,小制纱笼薄不胜。傍晚客舟三两宿,提灯来买吕城灯。”

四是特殊节日、纪念日用灯。春节前后和正月半元宵节是吕城灯笼的热销时段,各式各样的灯在元宵节应运而生,乐坏了儿童和看灯的人群。农历四月初一,是吕城城隍庙的庙会,届时热闹非凡。城隍菩萨巡班出发后,二十四店大店铺除担着献贡珍品外,各式彩灯争奇斗艳。有龙灯、猴灯、马灯、花担、荡舞船等,川游时队伍挤满街巷。吕城还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为纪念明代抗倭英雄陈珤,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在其牺牲处的运河闸墩上漂放荷灯。人们将精心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荷灯从闸墩放下水面,自西向东顺水漂流而下,流光溢彩,河两岸及泰定桥上观灯人头攒动,甚是壮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三百多年。

所有这些活动就产生了吕城灯笼的商机。吕城扎制灯笼的民间高手日益增多,分散在大街小巷。在紧邻运河上岸处的吕城东南街,就有一处多家张姓灯笼店铺的巷子,名为灯笼巷。

这些高手在劈篾、蒸气加热、刨丝皮、扎架幔纱、裱糊晾干、彩绘书法、上油和与优质蜡烛的配置的过门关节上,都有娴熟的技巧。而且在扎制各式各样的花灯上,都有各自独到的一面,以便出游和放漂荷灯时争奇斗艳。哪家胜出,那家的生意就兴隆。直到解放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欢庆大游行中,笔者亲自看到一位李姓高手扎制的花担、花灯,美得让人看了叫绝。难怪清代吕城进士陈公位题有《吕城纱笼过者必要争购戏赋一绝》之诗:“光射银蜍赛月华。吕隍(城隍庙会)小市货如麻。笼纱莫漫传佳话,宝炬金莲晚放衙。”

民国后期,随着电灯的普及和干电池手电的应用,扎制的土灯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